本报讯 4月22日,由“盖世汽车网”主办的2011第三届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高峰论坛在上海落幕。与前两届论坛不同的是,本届论坛更偏向于探讨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与成长,来自30多家整车企业的技术与采购高管、100多家全球一级零部件供应商负责人及30多家专业服务和咨询机构的决策层和高级管理人员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发言中指出,国内自主品牌整车企业未来将面临三大发展机遇,国内乘用车市场、国际市场以及国内二、三线城市都将为自主品牌整车企业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国际市场。他指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3月份国内汽车自主品牌出口突破6万辆大关,比2月份增长45.26%,同比增速为59.77%。
徐长明还指出,自主品牌整车发展对自主品牌零部件拉动的作用很大。然而,目前我国自主零部件正面临着三方面的严峻挑战。首先是自主零部件成本优势正在受到削弱。一方面,外资零部件企业靠规模优势和研发本土化形成越发明显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自主零部件企业随着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导致成本优势不断下降;其次是标准提高与法规变严给自主零部件形成技术与成本的双重压力;三是模块化生产与同步开发的普及给自主零部件形成越来越高的技术壁垒。
对于自主零部件的发展,徐长明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没有强大的自主零部件企业就没有强大的整车企业,因此,希望通过各种渠道支持制造业公司上市,以带动整车企业发展;二是,国内几大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应尽量多选择采购自主零部件产品,进而推动我国自主品牌零部件行业发展。(记者 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