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1/pc20250109aeff3ac09ad346f0ab7cd0bc36c4d0a4.jpg
北京在2011年初出台了购车限制的政策。一时间,从政策出台前夕的消费者深夜挤爆4S店门槛,到二手车价格剧烈波动,再到以后的车市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1-03/20/024370.html

等待处理…

限购下的北京车市值得研究

作者 伟文
2011/3/20

北京在2011年初出台了购车限制的政策。一时间,从政策出台前夕的消费者深夜挤爆4S店门槛,到二手车价格剧烈波动,再到以后的车市变得相对冷清、进口车热销……林林总总,车市以往惯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了,局面出现了让人应接不暇的变化,新的趋向性的市场演变正在形成中。

毫无疑问,车辆限购,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笔者粗略地估摸了一下,北京限购下的市场反应,有以下几个亮点:

首先是租车行业发展机遇大。限购政策对租车行业带来良好预期,客户持续稳定增长。从市场的反应来看,北京的租车行生意明显好过以往。

北京的租车行业开始“狠力”扩张,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神州租车花费6亿元,新采购了6000辆运营车辆,随后又高调宣布年内将花30亿元采购2.5万辆营运车;一嗨租车已经获得3轮由高盛、启明创投、鼎晖创投、Ignition Capital、集富亚洲和汉理资本等风险机构注资总金额接近1亿美元。不少人也预测出租车的生意会好转,买车的人少了,需要用车的人,要么出行打车,要么出行租车。

对汽车厂家来说,加快研究与租车业的融合势在必行,不仅要作为大客户对待,参股、直接经营都是可能的方向,把新车投向租车业拉动销量,也是国外一些车企成熟的经验。

其次是高价车好销。目前北京经销商之间的价格战并没有打响,除了一些经济型和中级车有所优惠之外,市场上反而出现了部分车型加价销售的情况。特别是那些市场紧缺的SUV和小众车型,仍在加价销售。例如进口的奥迪Q7、宝马X1等车型,都或多或少有所加价。

限购后,第一次购车的消费者,他们的机会越来越难得,很多消费者就一步到位,购买本来是原计划第二辆才购买的更高级车型,这无疑给那些中高端SUV再次带来契机。

另外,换车的消费者,他们不太愿意再购买一辆经济型或者中级车,而是向更高级别车型购买,而那些开惯了轿车的消费者,也想试试SUV带来的更舒适的驾驭感,那些高端的SUV就成了香饽饽。

对汽车厂商而言,这个心态和现象同样值得研究。产品的适销对路固然重要,但在特定条件下的市场需求可能催生特殊的市场需求,通过进口合作对象的高档车填补市场,自身加强中高档车的研发储备看来也是需要的。

再是周边车市受影响。消费者在北京不能买车了,那么,是否可以到天津和河北购车呢?或者,北京的车价相对比天津和河北的车价优惠力度更大,可以在北京购车,去外地上牌呢?

一些市场人士研究后认为,北京的限购或许对河北车市也是一个机会,那些河北的经销商整车销量将增加。北京的需求是否会释放到周边的城市呢?

这一点尤其应当引起汽车厂商的重视。在传统概念中,厂商比较重视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成都这些城市,在这些城市中不遗余力地发展经销商队伍,却对这些城市周边的地方缺乏足够的布局。

近年来,随着大城市的需求逐步饱和,一些主机厂和零配件厂商又把拓展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作为了工作重点。但是大城市周边的城市往往会被忽略,因为在不少人的观念上,大城市的网点可以辐射到周边城市,

如今,对厂商和重要零配件商而言有意识地在这些大城市的周边选择一些城市作为经销商队伍发展的重点,不失为一个必要的举动。一旦局面有变化,说不定提前播种,发展好较为完善的周边地区经销商会弥补大城市经销商以后的“举步维艰”。

另外,北京实行限购政策后,该市的公共交通领域和二手车市场、汽车后市场都出现了显著变化的势头,这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上篇:下得猛药治重疴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