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北京世华财讯最近统计,目前台湾汽车零部件业有超过200家厂商在祖国大陆投资,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和江苏等东南沿海地区,台湾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东阳、六和、大亿、江申、和大等都已在祖国大陆投资设厂,并逐渐成为国内汽车零部件的主要生产商。台湾的企业较小,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都练就了一身好功夫。整车企业一般都具有再开发能力,零部件无论品质还是价格,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综合媒体近期报道,大陆将对539项原产于台湾的10类产品实施降税,其中包括汽车零部件。台湾将对267项原产于大陆的产品实施降税。
双方将在早期计划实施后不超过两年的时间内分3步对早期收获产品实现零关税。其中,大陆将下调台湾汽车目前的50项汽车零部件关税。台湾企业在大陆更大的优势体现在零部件上。台湾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少量多样、弹性制造的专业化分工模式,零部件研发力量和品质具有国际竞争力。
其实,两岸的汽车行业早就存在着相互取长补短的历史背景。与大陆汽车产业相比,台湾汽车产业在系统化的零部件制造、电子控制及车用电子领域等方面更具优势。近年来,台湾汽车电子的发展,呈现出功能多样化、技术一体化、系统集成化和通信网络化的特点,在GPS导航系统、CAN-BUS总线、自动变速控制系统、防盗系统、车载TV、汽车空调、安全气囊、检测系统等方面,都可以与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齐头并进。台湾多家工业计算机厂商已全面进军车用电子控制类产品领域,并取得了骄人的市场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