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上柴公司研发中心异常繁忙。公司内部代号为112、912、101的3个新产品开发项目齐头并进。面对这种局面,上柴公司研发部门主管及各设计师的脑中紧绷质量弦,按公司新产品开发流程,在保证产品开发进度的同时,坚持以质量为最终目标,从设计源头抓起,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项目一开始,公司人员就从采购、质保、工艺提前介入,确保了零部件设计的可靠性和工艺的可行性;对于关键的零部件,提前导入供应商资源,采用联合开发方式,借助供应商的设计和工艺经验,在提高设计质量的同时缩短开发周期。
开发过程中,上柴公司912项目的连杆在进行CAE分析时,发现杆身大头段为最危险部位,需要适当加强,而后续从供应商处反馈的零件疲劳试验也发现确实断裂在该部位。根据这些结果,设计师及时作了设计,调整规避了后续失效风险。112项目利用CAE资源进行了发动机支撑的模态和强度分析,最终在红岩的配套方案中找到了合理的解决措施。
上柴公司的101项目为许可引进产品,并且在国内匹配的也是原机的原有配套机型,设计组严格按照VM原设计要求进行产品转化设计,对于为适应主机配套而做的设计变更,更改方案都需经过项目组等多方人员的评审确认。而设计变更较大的前端轮系,设计组联合供应商的能力,进行了反复计算和调整,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试验验证计划,以确保设计的可靠。
上柴公司3个新产品开发项目同时进行,这在上柴历史上是空前的,对公司工艺中心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时间紧、技术更改多,对工艺设计、规划的经验要求高。面对挑战,上柴工艺中心采用穿插交错的项目管理方法,充分挖掘现有工艺技术人员的潜能,确保了项目进度要求。
随着项目开展的深入,工艺工作也将随之不断地深入,在办公室、会议室和车间现场都活跃着工艺技术人员忙碌的身影。在项目运行中,工艺中心让有丰富经验的工艺师在关键环节上把关,让年轻大学生担任项目某一环节、某一生产线的负责人,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人力资源,同时也最大限度地规避了项目风险。(王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