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8/pc202508118a666c7bb0f849ceacec1c0f70bbc393.jpg
“荣威350给年轻人带来了全新的无障碍流动空间”。这就是荣威350的与众不同。卖的是车,但又不全是。这样的案例,对市场研究者而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0-08/01/032976.html

等待处理…

荣威350,百姓情结的启示

作者 颜光明
2010/8/1

“荣威350给年轻人带来了全新的无障碍流动空间”。这就是荣威350的与众不同。卖的是车,但又不全是。这样的案例,对市场研究者而言不无启发。今年4月刚上市的荣威350就达到月销量5000辆,呈现出供不应求之势。这足以证明荣威350赢得百姓口碑的坚实基础和取得成功的原因并非偶然

现在老百姓买车很讲究口碑。以前看中的是价格,后来关注性价比,现在是要看品牌。这种现象已经成为百姓购车的第一选择。如果从市场变化来看,倒是真实地描述了私人汽车消费发展的三个阶段,同时也看到自主品牌经历了三次蜕变和产业的升级,折射出行业的进步和消费者的成熟,以及市场分层与细化的大势所趋。

门卫眼里的“350”

童宗苗是莘庄上岛咖啡店边上一个小区的门卫。见我开着一辆荣威350,主动上前指挥将车停好,不由自主地称赞道:“这是一款好车!”而后竖起大拇指,“你很有眼光。”

我疑惑地问:“这是为什么?”

“我好几个朋友都买了这款车。”他很在行地说,“如果我有钱也会买这款车。”

这就引起了我的兴趣,想听听来自百姓对像350这样的自主品牌轿车的看法。也算是实地调查式的采访。

我问:“你是怎么了解这款车的?”

“这是上汽自己生产的轿车。”童以熟悉的口吻说,“上汽是目前国内名气最响的汽车公司,不仅实力很强,还兼并了不少企业,手底下有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两家‘很牛’的合资企业。荣威品牌是自主品牌,350是最新的车型。”

“那你是怎么看这款车的?”

“好看,性能价格都可以,才10万元。”童宗苗说,“现在10万元以下的车拿得出手的不多,20万元以下的车又嫌太贵。荣威350正好符合百姓购车的需求。你想想,现在10万元的车有哪款比得上这款车?”

不无道理。说白了,这是一款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车,符合百姓选车的审美取向。其中童提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那就是“产品的附加值”,即上汽、背景、名气、影响力,还有很强烈的地域概念。

尽管他未必会用专用名词或理性色彩的语言来描述或表达,但在他眼里,荣威350是最看得中的“百姓车”。其实,这种审美并不低,消费门槛也不算低,但可以够得着。正如新华社记者李安定对百姓车定位时所说的,“它是踮起脚来就能摘得到的苹果”,是老百姓能够圆得了的“家轿梦”。

童宗苗是安徽人。来沪打工十余年,有一副好身体。他干过很多工作,现在做保安,也就是门卫。他是看着上海这座城市十多年发展变化的见证人。与他一起来的人当中,有的发了财,有房有车,“混得可以的”也在上海安了家,像他“混”得不算好的也在上海有了立足之地,温饱没问题。就是这样一个“新上海人”,眼界和经历告诉他,能买得起车的人,在他那个圈子里算是一种成功。不过,他们买的车多为微型面包车和小型厢式货车之类的“生产工具”,或者是低端的微型轿车,但他们的心中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轿车梦”的追求。

“荣威350在我朋友们看来,这是很有档次的车,它在自主品牌当中是最好的车。”童宗苗对我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它列数了市面上几款大路货的家轿后说,连我这样一个买不起车的人都瞧不上,这倒不是牌子问题,而是质量和信誉。

这倒是真话,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后,他提醒我,荣威350上海人都很喜欢。

这倒让我思量了一番。“上海人喜欢”不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评判标准?记得某大学的一位学者说过,“上海是最有消费能力的城市,也是对品牌最有鉴赏能力的城市,更是对消费最有要求的城市。如果某产品在上海站住了脚的话,那么,走向全国也就不难了。”

我想,这位朴实的门卫道出了荣威350的卖点和核心价值。其实他也在为自己描绘了一幅实现“上海梦”的真实愿景。

为了证实我们谈话的真实性,我记下了他的姓名和手机号码,还特地请他与荣威350拍了一张合影。

来店看350都是年轻人

去荣威4S店,第一件事就看店的客流量。上海永达荣威店,从开业到卖出第一辆车,以及今天跟踪荣威350销售情况,几乎有三个年头了。对于这样一个“观察点”,我是当作“社会样本”来研究的。这倒不是仅仅从销量上来看,而是当作消费文化和价值取向的资料在收集。

有趣的是,荣威750的车主多数还是成熟的公商务人士,有的还是颇有文化内涵的私企老板或海归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荣威550则不同,车主几乎都是年轻人,他们追逐时尚潮流,又不失先锋与激情,充满活力,属于这个社会“上升通道”的那群人,其精神世界丰富多彩,很有故事。而荣威350则代表了更年轻的人作为首选的家庭轿车的一种。他们所折射的也许是年轻人“幸福指数”那般单纯而令人羡慕的象征。于是,我采访了一位姓黄的销售人员。请他介绍来店购买荣威350的车主是个怎样的情况。

我问:“现在每天顾客到店量是多少?”

他介绍:多时上百人不止,少时也得几十人。

“主要是看什么样的车?”

“近阶段主要是看荣威350。”

“每月销多少台?”

“平均80多台。”

“现在付款当场能否提车?”

“不行。现在车源紧张,一般要等上一个多月才能提到车。”

这与荣威永达店总经理唐志明介绍的情况相符。环顾展厅,人气很旺,购车环境舒适,温馨宜人,服务也周到,销售人员几乎是没有闲着,修理车间也是一片忙碌。

在对小黄的采访中,除了荣威350紧俏外,他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凡是来店看荣威350的人,基本上都已经拿定了主意想买这款车,看了实车之后也就敲定了。另一个现象是,来店的小夫妻较多,其次是谈恋爱的,再是上海人居多。于是我注意到,在购买荣威350的车主中,挂上海牌照的多。这些信息证实了这款车属于“城市化车”(小资情调),有一定的认同度;其次,它的审美符合了国际化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再是,价格因素的拉动,成为年轻人体现幸福指数可以实现的大件商品。

从随机采访中了解到,荣威350较好地反映了当代都市年轻人的喜好,尤其是现代车载信息系统在这款车上的应用,迎合了年轻车主的需求,把IT和手机世界连在了一起,使车、人与互联网融为一体成为现实。这本来在中高档车上才能拥有的配置,如今在这款A级车上也能实现,这不能不令人向往,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荣威350给年轻人带来了全新的无障碍流动空间。”

这就是荣威350的与众不同。卖的是车,但又不全是。这样的案例,对于研究市场的有关人士来说不无启发。这说明了什么?还是套用一句带有禅意的话表述,这就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我想,深得此要义的不仅是造车人,还要有与消费者取得共识的产品和懂得营销的文化来包装。统计数据显示,荣威品牌今年1—6月的销量6.5万辆,平均月销量1万多辆,其中4月才上市的荣威350月销量就达到了5000台,呈现出供不应求之势。这就足以证明,荣威350赢得百姓口碑的坚实基础和取得成功的原因并非偶然。

由此,在很短时间里,荣威350的百姓情结业已转化为一种活的广告和“营销力”,背后却揭示了好产品必须要有精神价值作支撑的规律。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我们对中国物流市场充满信心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