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政策出台,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度关注。那么,哪种类型的新能源车将由此获益最大呢?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雨成表示,弱混型混合动力和超微型电动车更符合实际所需,发展潜力更大。
据雷雨成介绍,目前,新能源车技术主要分为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两大类。其中,根据电力驱动在整个动力系统中贡献度的大小差异,混合动力可分为弱混、中混、强混及插入式(增程式)等几种搭配。纯电动车则主要指由电池提供电力、完全由电机驱动的车型。
混合动力主推弱混系统,更实在
雷雨成认为,在几种混合动力技术中,弱混解决方案应该是近期主流。雷雨成解释说,传统内燃机经历百余年发展,尤其在采用大量先进电子控制技术后,其节油及排放水平已经非常高了,而且,技术成熟度及可靠度也非常高。同时,就同等重量的汽柴油与电池组相比,燃烧燃油产生的驱动功率也远远高于电池存储的电能,即行驶里程更长。另外,电池固有的成本高、废弃处理难,加上因电过程难以杜绝的“车外”污染等等不利因素的综合对比,显示,在混合动力系统中,过度强调用电力代替内燃机,也许并不是最经济和最环保的解决办法。让电力驱动和内燃机实现优势互补的最佳组合,应该是弱混系统,而不是让电机“大操大揽”的强混。
在弱混型混合动力系统中,电池电机不能单独驱动车辆前进,主要在车辆起步或加速时提供辅助动力,减少因发动机燃烧不充分而导致的燃油浪费和排放增加。作为弱混系统的代表技术之一,让发动机避免空转的“Start/Stop”技术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Start/Stop”技术能够自动让停止/静止车辆(如遇红灯或严重堵车时)的发动机立即熄火,由此进入“零油耗”“零排放”和“零噪声”的深度“休眠”。随后,一旦驾驶者踩踏踏板,发动机又迅速、平稳地自动恢复运转,不影响驾驶者的正常驾驶习惯和驾车体验。而且,采用“Start/Stop”技术的车辆,其车辆油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可降低8%,在实际城市交通环境下,该比例甚至可高达15%。
电动车瘦身成超微型,更实用
就近期国内外主流车展传递的信息显示,电动车似乎登上了新能源车排位的首席,并且呈现出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对此,雷雨成表示,电动车做大并不难,但是市场不会接受因巨大电池组带来的高昂车价。因此,电动车不仅要小型化,而且,还要超微型化,才更有发展前途。雷雨成说,就城市市民日常出行而言,首先,电动车能满足2天充1次电就可以了,折算续驶里程50公里以内;其次,在市区道路行驶,车速并不用太快,最高车速50公里 / 小时,也就满足上下班出行的需要了。另外,作为个人交通工具,电动车也不需要设置那么多常常空置的座位,以减少车身外形尺寸、降低重量。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电动车及车载动力电池的重量和体积,价格也能更接近市场。
就此,雷雨成还向记者介绍了其超微型电动车的构想,一款1+1/2型(1位成人,加1个儿童)超微型电动车,整车整备质量不超过250公斤(不含电池);而可供2个成人和1个儿童的2+1/2型电动车,其增加的车重也不超过100公斤。雷雨成说,这么轻的车重看似不可思议,除了车型小巧外,还得益于大量采用高强度钢板及塑料的轻量化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