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两条钢铁水泥“巨龙”在上海国际汽车城北部横空出世,那就是正在建设中的沪宁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虽然时值隆冬,室外天寒地冻,可是,在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沪宁城铁站前ⅥII标段第3工区和京沪高铁六标段七工区工地,依然是一片天大寒、人大干的繁忙景象。记者从四航局获悉,设计时速300公里以上的沪宁城铁正按既定时间节点顺利推进,能够保证今年7月1日通车。届时,汽车城将迈入“高铁时代”,人们从安亭北站上车,10分钟就可以到达上海市中心。
“水军”陆战 首次承接铁路工程
四航局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具有港口与航道工程和铁路、公路、桥梁、隧道工程等多项特级、一级资质的中国500强企业,多次获得鲁班奖、詹天佑大奖,是一支“特别能打水战”的“水军”。这次到汽车城承建“两路工程”,是其首次进入铁路市场。因此,全局上下特别重视,大家摩拳擦掌、立下誓言:坚决啃下“硬骨头”,创出铁建新品牌!
它们将“两路工程”称为“硬骨头”,绝非夸大其词。这两项工程的长度都超过7.6公里,途中跨越主要公路6条、河流16条,需要建造22座特殊结构桥梁,而且桩基位于软土地基之上。可是,工程质量标准极高,要求主要承重结构使用寿命不低于100年、无昨轨道使用寿命不低于60年、桩基沉降率小于0.5、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最要命”的是原本施工周期4年的沪宁城铁要求两年完工,建造标准比原来更高。
2008年3月,“两路工程”正式打响。施工人员发扬“特别能战斗”的“铁军精神”,用科学的态度、抢险的速度、严密的制度和超强的力度,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使工程进展势如破竹。去年11月29日,两个工区所有特殊结构桥梁全部贯通;12月18日,沪宁城铁开始铺设轨道底板,今年3月可望全部竣工。四航局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水军”陆战同样所向无敌。
桥梁攻坚 打通全线关键之战
去年是四航局决战“两路工程”的攻坚年,22座特殊桥梁全面开工,成为打通全线的重中之重。项目部将工期压力最大、施工难度最高的沪宁城铁上海段第一桥一跨A30三段式连续梁桥列为1号工程,调集精兵强将,组织重点攻关。
根据沪宁城铁指挥部要求,A30特殊桥必须在9月23日合龙。为确保沪宁城铁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开通,四航局立下“抢工期、保节点、铸精品、迎世博”的“军令状”。项目部倒排工期,实行24小时轮换作业。8月12日,又组织开展“大干100天”劳动竞赛。“决战9.23”就像催人奋进的号角,时刻提醒大家加油、再加油。
安全和质量是进度的前提。各级领导纷纷深入施工现场,叮嘱大家:“百年大计”一定要精益求精、严格苛求,关键工序一个不能少,安全和质量一刻不能松。项目部对安全施工和质量管理抓紧再抓紧,施工队加强管理和控制一刻不放松。
众心齐,泰山移,桥梁工程势如破竹:8月6日,京沪高铁跨瘟藻浜提篮拱桥合龙;8月14日凌晨5点,京沪高铁跨外青松公路连续梁桥合龙;9月23日,沪宁城铁跨A30郊环高速连续梁桥胜利合龙……
轨道底板 夯实城铁提速基础
沪宁城铁原先设计时速250公里,后来“提速”为300公里以上,采用无昨轨道。所谓咋,就是指传统铁轨路基用的小块石头。因为高速列车会将小石子吸上来撞击列车,因此必须铺设无作轨道。
日前,记者到沪宁城铁安亭北站工地,看到工人们正忙着铺设无作轨道基层底板。工地负责人介绍说,无作轨道施工时,先将基层底板铺设在高架梁上,再在它的上面铺设轨道底板,最后在它们之间填充一层特殊的砂浆。这种砂浆吸收了国外先进技术,有一定的柔软性,可以减少列车震动,让旅客乘坐更舒适。他还说,无昨轨道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技术,但是,施工技术精度高、难度大,所有工程误差不得超过3毫米。
冬天施工,气温过低会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工人们在浇筑每块基层底板时,都采取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在适当温度下凝固。每块基层底板浇筑完成后,都有一个编号,竣工后一旦某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立即可以找到责任人。四航局项目部负责人表示:“到今年3月底,可以全部完成轨道板铺设施工,为后续单位施工创造有利条件,确保沪宁城铁7月1日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