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最大的汽车拍卖公司“美瀚Manheim中国”,与上海滩最具实力之一的上海国拍有限公司的“婚姻”仅维持了3年,因亏损原因,双方悄然友好地办理了“离婚”手续。而国际知名跨国二手车企业集团日本概誉2008年进入中国后,也只是默默地做些基础性工作。同样,国内民营资本投资进入汽车拍卖业的上海瑞能拍卖有限公司也因二手车车源枯竭,退出汽车拍卖领域。业内人士唱叹——
上海汽车拍卖业日子难过
上海现有机动车拍卖资质的公司约二十几家,目前业务正常开展的只有大众拍卖、国拍、强生、开新等五六家,其他大部分处于半休眠状态,一年难得有几次二手车拍卖行为。据上海国拍机动车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斌介绍,“自1995年上海建立汽车拍卖公司以来,通过拍卖这一交易方式交易二手车,每年拍卖基本上没有超过5000辆(不包括出租车)。被拍卖车辆主要来自海关罚没、公务车改革等非市场化领域。上海二手车交易量近几年同比增长都在15%以上,2009年已达到24.5万辆,而通过拍卖的二手车,占二手车交易总量2%还不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汽车拍卖还能盈利,如今只能苦中作乐,耐心等待。”
上海大众机动车拍卖行总经理吴常文与强生拍卖行旧车部主管王勇介绍,我们的车源(出租车)虽有一定保证,但消化难度越来越高,外省市对车辆使用年限、里程数等要求越来越高。2009年3月,由风投投资的开新换车连锁首席执行官林哲说,我们利用上海二手车市场信息不对称重新设计拍卖模式与产品,向卖方提供各类免费检测、免费拍卖,向买方收取一定的成交费。此模式目前每月成交300辆左右,距盈亏平衡点每月拍卖1000辆差距尚远。
而据美国、日本、英国政府协会统计,在每年的二手车流通中,美国65%、日本80%、英国40%以上通过拍卖方式达成交易,拍卖已成为二手车流通最主要的交易方式。因为车源有保证,拍卖市场得以进一步细分,其中有北美最大的卡车拍卖行休斯敦汽车拍卖行、世界上最大的老爷车拍卖行巴瑞特杰克逊拍卖行。国外庞大的交易量与丰富的细分产品,更反衬出——
上海拍卖市场的两个不足
二手车流通量忒少。国拍蒋总介绍,美国、日本等国二手车拍卖之所以能够发展,是二手车保有量大,美国每年的二手车交易量是新车的3.5倍,日本是2倍。而目前上海二手车交易市场中,只有少量的海关没收车辆、公务车改革等非拍卖方式不可解决的车源。量小难以成“市”,车少何以成“场”?
二手车市场发育缓慢。据记者了解,美国、日本、英国等二手车拍卖市场能够发展壮大,政府为市场提供了制度保证。英国有一部《数据保护法》,保证每一个消费者有权阅读自己准备购买的二手车一切相关材料。日本构筑了与汽车流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公共政策法规体系,如旧物营业法、汽车抵押法。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建立了严格的自律系统,如英国的汽车拍卖协会和汽车零售业联合会、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等,都在全国各地设有受理二手车交易投诉的机构。一旦发现会员在交易中存在违规现象,会严惩不贷。他们在服务和处理投诉方面的效率相当高,绝对不会使消费者投诉无门。
面对国内二手车市场混乱无序、发育缓慢的状态,据上海二手车管理协会秘书长谢启康介绍,对于二手车拍卖与其他经营主体碰到的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交易主体税收不同台阶问题,2009年,由上海市信息中心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正着手建立与房产交易流通相似的统一公共信息平台,预计在2012年开通。针对各交易主体征税台阶问题,国拍蒋斌说:“去年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已向国家税务总局呈报了新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