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4/12/pc20241223888ffab681294190a4688a19ac50c985.jpg
人什么时候最需要冷静,笔者想来,应该是在他最激动最兴奋的时候。毋庸置疑,现在中国汽车行业就差不多处于这么一个兴奋期中,年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0-01/17/023870.html

等待处理…

新能源之路还要慎行

作者 顾行成
2010/1/17

人什么时候最需要冷静,笔者想来,应该是在他最激动最兴奋的时候。

毋庸置疑,现在中国汽车行业就差不多处于这么一个兴奋期中,年产销全球第一,汽车大国花落自家,新能源车百花齐放,混动、电动齐头并进,量产指日可待……

说实话,笔者一直也都是很激动和兴奋的,因为从大多数公开信息传播渠道所能获知的,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尤其是替代能源汽车,与国际领先水平距离已经不远,还有些许不足,很快也都将被解决。基本上,汽车企业提及新能源车,报喜的多,报忧的少。不过,前些天,笔者看到一篇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在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中国汽车业发展展望分论坛上的发言记录稿,看完以后,说实话,人冷静了许多。

现在的电动车会电死人。苗圩在论坛上提及,“我们现在用的电动汽车电池大概都是100伏到600伏电压,如何保持乘客的安全?车在正常跑的情况下,安全可以实现,万一车掉到水里,怎么保证几百伏的电不把人给打死,这也是很难解决的。”笔者坚信,在之前所有的有关新能源车的报道中,从来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消息。而这,只不过是目前国内电动车研发过程中的一个小问题,其他诸如目前国产电池中占了三成成本的一个隔膜,目前国际上还对我们封锁了技术;电动车的散热系统目前也还没有得到解决;汽车所宣传的10分钟快充电会让价值近10万元的电池寿命缩短一半等等问题。这些都告诉我们,这个时候,虽然无需悲观,但乐观,是远远谈不上的。

那么,混合动力车又如何呢?如果到2020年前,国内新车市场能有超过一半的混合动力车,再加上小排量低耗能的传统动力车,那我们的减排目标,应该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同样,苗圩的发言同样让人很难乐观起来,一是日本企业正准备将日本的混合动力标准变成国际标准,那样,如果我们国内的混动技术绕不过去,我们就要支付大笔费用给日本企业;二是,各大企业目前的精力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产品的挖掘上,在能耗降低上,去年的进步并不明显;三是,国内传统动力内燃机谈不上有什么优势,自动变速箱技术也没有完全掌握,在这种基础上去搞混合动力,很难说能出什么大的成绩。

一直以来,笔者都希望,国家能快些出台新能源私人消费的鼓励政策,而有消息称,国家这次真的很有可能出台相关政策。可是,笔者现在又觉得,这个政策该再晚一点出台,毕竟还有那么多问题没解决,虽然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有日系混动车可以选择,但对于尚不成熟。的国产新能源车,尤其是电动车来说,初上市口碑,对日后大规模推广还是非常关键的。

还记得几年以前,自主品牌靠着低成本杀入汽车消费市场,低价低质,几乎就是那段时间自主品牌的代名词,直到现在,自主品牌还时不时需要为此埋单。虽然回头来看,这的确是一条发展的必经阵痛路,但有前车之鉴,既然我们把自主新能源车提升到汽车工业未来的战略高度之上,那还是需要更稳重一些为好。

用一句苗圩的话来总结,“在中国没有人能阻挡得了汽车普及化的过程,唯一把我们自己拉倒的就是我们自己,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保持清醒。”

上篇:没有了
下篇:期待厂家离“真实油耗”近些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