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般电影观众不可能都懂行,我过去就是看热闹的。看得满意就点头,看得差劲就摇头。或是说一声:“蛮好”“可以”“不灵”。这也可以算是“口头影评”吧,然而太简朴了。作为业余影评员应该力求提高鉴赏水平。你要说某一部影片好或不好,总要说出一些道理来吧!说这些道理时,不能简单抽象地下几条结论,也不能复述一下情节,表个态说要向某某学习。而要具体地联系影片的主题、风格、人物、情节、结构、场景、画面、音响……多作些艺术分析,
这就是一桩“苦差事”了。
此话怎讲?拿我来说,以前看电影,不大动脑筋,看不懂也不要紧。现在学着写影评,首先要看得懂,其次要记得清――不但要记住故事大体情节,还要记住许多细节;不但要知人、知面、还要知心;还要注意演员的表演是否像这个人?是否合情合理、逼真传神……我觉得懂和记住还比较好办,一遍不行,再看二遍。写影评,最难处,是要“见大家之未见、言大家之未言”。写人所共见的,不稀奇;人云亦云,没意思。要有自己的见解,要选择新颖的角度,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态度诚恳,分析中肯,才能使艺术家们和广大读者爱读爱听,承认你说得“准”。
举个例子说吧!《大桥下面》我看得很迟,是去年春节时,跑到近郊去看的。我觉得不错,愿为之叫好,再一看各报刊评价文章已经登了不少。为了不重复别人的话,我选择了一个角度,评龚雪的眼神表演,题为《传神写照在“阿睹”》,结果被《大众电影》采用了,还评了个“电影欣赏征文”的三等奖。这不是说我的文章写得好,而是说明,影评要选准角度,深入开掘,把导演和演员的艺术功底表达出来,给观众共赏。总之,业余影评,人人都行。直言不讳,大有可为。观众立场,专家眼光,勤学勤写,苦中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