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交管部门在执法中查处多起“驾车时浏览电子设备妨碍安全行车”的违法行为,相关驾驶员依法受到记分与罚款处罚。
驾车时浏览手机等电子设备,会直接分散驾驶人的注意力,影响其对路况的判断和车辆操控能力,一旦遭遇突发情况,极易引发事故。今年6月、7月间,全国多地发生多起因驾驶人分心使用手机导致的伤亡事故,警示我们每一个看似微小的动作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警方也多次强调,驾驶过程中应做到不接打手持电话、不浏览电子设备、不整理影响汽车驾驶安全的物品。
在公众认知中,仍存在两大常见误区值得警惕。其一,是认为“开慢一点看手机就安全”。实际上,“龟速行驶”往往与分心驾驶相伴相生,这不仅严重影响道路通行效率,成为交通拥堵的诱因,还容易因车速过慢引发追尾、剐蹭等事故。目前,全国多地交管部门已将“龟速车”纳入治理范围,通过无人机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分心驾驶行为进行抓拍取证。
其二,是误以为“开启辅助驾驶便可使用手机”。必须明确的是,当前技术条件下,辅助驾驶远未达到自动驾驶的水平,驾驶员仍需全程保持对车辆的控制和对路况的关注。因过度依赖辅助驾驶、在行车时低头看手机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例如,今年6月,某高速公路上,一名开启辅助驾驶功能的驾驶员因低头看手机,未能及时察觉前方因爆胎而溜车的故障车辆,结果发生碰撞并被判定承担事故次要责任。
坐在驾驶位上,意味着承担着对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的重责。每一次出行,都应集中精力、杜绝侥幸。唯有让“开车不看手机”的意识真正深入人心并付诸实践,才能共同营造更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