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11/2025110838c2769032cc48ab86a727dcb838967b.jpg
近日,上汽商用车公司无锡分公司总装车间荣获2013年度全国汽车行业“青年文明号”称号。这一荣誉标志着上汽商用车在不断提升硬实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4-06/15/041331.html

等待处理…

为MAXUS大通镌刻青春

记“全国汽车行业青年文明号”获得者上汽商用车公司总装车间

2014/6/15

近日,上汽商用车公司无锡分公司总装车间荣获2013年度全国汽车行业“青年文明号”称号。这一荣誉标志着上汽商用车在不断提升硬实力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上汽商用车自主品牌MAXUS大通成功跻身国内轻客行业第一阵营,市场份额占据行业前三,并先后成为2014 APEC会议、亚信峰会、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国际高规格会议和赛事的官方用车。一连串的成绩,让上汽大通成功完成了从“行业破局者”到“革新推动者”的转变。

伟大梦想的实现,需要从最基本的细节入手。“青年文明号”的获得,是对上汽商用车公司3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的肯定,同时折射出了其背后包括规章制度、质量管控、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在内的一整套体系实力所发挥的作用。尤其是在团队建设上,上汽商用车无锡分公司总装车间以人为核心,培养出了一批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和钻研向上的有为青年。

团结互助,携手齐并进

无锡分公司总装车间现有员工161人,平均年龄28岁。团队一直以“攻坚克难,永不言败”为工作准则,打造一支具有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员工队伍。

在总装车间,新员工的“第一课”便是团队意识的树立,每位新员工都要在全车间员工面前介绍自己的姓名、兴趣、目标等,以尽快融入“大家庭”。在完成自我介绍后,新员工还要参加7天的军训后才能上岗,进一步锤炼战斗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让员工的成长与企业的命运相连与共,这也是提升员工团队意识的重要渠道。为此,总装车间精心为员工打造了可持续的科学上升通道,比如成立5S带教团,使青年员工在锻炼组织能力的同时,熟记操作流程和公司的规章制度。车间还建立了高师带徒制度,通过“一对一”的教学,分享老员工的经验和技能,带动青年员工技能的全方位提高。

此外,车间经常组织“驾乘大通车,行走琅琊山”户外拓展活动、“大通杯”拔河比赛、“我与大通共成长”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员工在体验轻松丰富的团队活动的同时,与公司文化产生了更为紧密的共鸣,使员工自发融入企业未来发展的创建工作中来。

通过加强团队建设,一股由内而外的强大向心力在员工中迸发,让车间员工拧成了一股绳。当员工家庭身处困难之时,集体及时伸出援手,送出温暖,不让他掉队。总装车间有一名职工妻子常年重症缠身,两个子女正值学业关键期,家庭条件极度困难。车间团支部在了解相关情况后,通过团组织的平台号召各支部青年团员主动帮扶奉献爱心。活动通知发出后,无锡工厂各团支部积极组织协调,冲压、车身、涂装等其他部门也都在第一时间进行爱心捐款。“大家庭”的帮扶,让该名员工及其家人深深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也让其他员工感受到了作为企业一员的光荣。

严守质量,不悔的执着

细节决定成败。对于有着复杂系统的汽车产品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车辆品质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各部件的品质,还取决于各零部件的装配、试验工艺及设备技术水平。而这些都是对这支年轻团队的考验。

上汽商用车无锡分公司总装车间共有4条主线、3条分装线和1条检测线,线体设计满足V80和G10各车型的混线生产。2013年1月14日,总装车间在顺利完成013订单60辆车的改制后,迎来了014订单69辆车的在线制造。当工作人员发现了发动机舱标签、尾门标识等多处存在差异后,立刻上报,工段长与工程师高度重视,紧急响应,立即下达临时工艺对现场装配进行调整,第一时间集结制造中心、产品支持、质保等部门相关人员。通过及时有效的工艺调整,使两批车辆做到了标签、标识等细节方面的完全一致,最终保证两个订单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每一名员工都是质量的创造者、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客户”。在质量关上,他们是倔强的青年,执着地执行着“不接受、不制造、不传递”的质量理念,并制订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坚持质量日、周、月报;坚持内部质量指标分解考核;坚持单一问题解决程序;狠抓绩效管理;坚持日评审、系统审核;坚持执行L+L和QC质量活动……他们以强大的责任心保证交付到客户手中的是高品质的自主品牌商用车。

改进创新,点亮青春梦想

青年最具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在上汽商用车无锡分公司总装车间,这支年轻的队伍立足岗位、讲求方法,积极为企业创新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大通新运杰车型在线生产中遇到了安装困难、窗框边缘顶容易破损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困扰着顶内饰安装操作工人俞振晓和别广龙。于是,这两名一线装配工人利用生产休息时间研究各种装配方法,在尝试6种装配方法后,发现可在窗框密封条内合成拉绳,这一工艺方法的创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该方法实施后,能节约单车工时120秒,并且密封条破损频次由平均每天15台降低到每天1台,实现了工时的降低,减少了工废成本。

设备股的臧阳、张玉涵通过在平时工作中的观察,在公司的合理化建议平台提出各种设备改造建议,如总装最终线BS控制柜的安全改造、涂胶机进气阀安装位置的改进,强挡风玻璃安装台的改造等,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为公司累计节约成本46万元。

新的挑战,一贯的坚持

2014年年初,为实现V80和G10两款车型的共线生产,总装车间利用有限的春节、元宵假期时间,从设备改造到现场验证,从工艺优化到人员培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其间,返修班组员工群策群力,做好地面标识、规范车辆停车间距、培训员工并考核提升停车技能、规范车辆随车卡摆放位置、明确车窗开关位置等,这些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V80和G10的共线,容易导致错装、漏装,可是这点小问题难不倒他们,总装工艺小组和质量小组通过优化工艺路径和12分制质量控制措施,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生产线上的工人也时刻提高警惕,严格按照每辆车的装配单来进行配装,减少工作失误,有效避免造成人为质量问题。多车型共线装配经过工艺的精心编排、生产调度系统的高效调配、供应配套系统的严格管理、物流区域与物流路线优化等,严格按照质量小组的高标准进行,使得柔性生产线能够从容地面对多变的市场需求。

杰克·韦尔奇有句关于团队的名言:“你可以拿走我的企业,但不能拿走我的团队,只要我的团队在,我就能再开创一个更加辉煌的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保持团队合作,不畏艰难、敢于创新、永不言败才能成就团队的强大。

这就是总装车间坚守的信念,也是所有大通人坚守的信念。(商轩)

上篇:上汽劳模先进创新工作室结硕果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