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5/20250505513b8382e5704bd6b6f41037a1dfa650.jpg
近年来,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加快在烟台、南京等地的发展建设,通过做强模具能力、做大冲焊规模、做优同步开发,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3-11/03/027251.html

等待处理…

上海赛科利关注技能人才培养

素质提升工程 为职工插上追梦“翅膀”

2013/11/3

近年来,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加快在烟台、南京等地的发展建设,通过做强模具能力、做大冲焊规模、做优同步开发,实现企业发展第三阶段“以模带冲”的目标。而赛科利许许多多的一线职工们也随企业一起在自己的逐梦之旅上快步前行,通过企业的创新工作室、师徒结对活动、技术比武、三园班组建设等技能素质提升工程,实现了岗位成才的梦想。

创新工作室:先进引领队伍强

上海赛科利是上汽集团、华域汽车全资控股企业,主要致力于为上汽集团以及业外客户提供车身侧围、翼子板、四门两盖外覆盖件等各类模具。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人才队伍尤其是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企业关注的一大课题。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开辟技能人才培养新舞台,上海赛科利先后成立了以上海市劳动模范岑根生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及以首席模具技师张生春命名的张生春首席技师工作室。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立,为设备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舞台。一方面,工作室在车间现场设立了培训作业区,为新人实战培训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创新工作室紧紧围绕生产、设备难题,结合实际开设了设备故障排除、机器人维修、PLC培训等多门课程。除劳模岑根生带头推进之外,其他的科室领导、主管工程师、资深工程师都积极参与到培训及实战项目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此外,公司通过成立张生春首席技师工作室,积极发挥模具高级技师张生春的模范引领作用。张生春工作室主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正式与非正式交流学习的方式,包括每月一次的专题培训和经验分享、宣讲、项目攻关、专题培训等形式,紧紧围绕模具技能人才培养和模具调试课题攻关,先后培养出多名模具调试高级工,并通过技术攻关、技术改造等创新活动,破解了诸如卡废料,毛刺及软屑等模具调试难题,加快了模具技能人员的快速提升。

两个工作室的建设,不仅有效带动了一线人员的技能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帮助一线技能人员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为新人融入企业,传承上海赛科利企业文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师徒结对:师傅带教融入快

上海赛科利近年来每年招聘模具顶岗技能实习生近80名。为此,公司对顶岗实习生采用“X+6+6”模式的培养体系,通过明确各培养阶段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以及相关考核和激励来推进此项工作。

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会通过对顶岗实习生加强师徒结对工作,规范对顶岗实习生的培养体系。针对顶岗实习生推行师徒带教制,顶岗实习生的师徒带教期限一般为1-2年,通过制订带教计划、安排带教老师以及定期跟踪检查和总结,积极推进师徒带教制,并取得显著效果,使一大批顶岗实习生毕业后很快就能独立作业。此外,带教之星评选,激励带教老师更好地投入到师徒结对和带教工作中去。

技能比武:比学赶超进步大

上海赛科利工会每年都牵头举办各类技能比武活动,包括焊枪技术比武、铲车技术比武、表调技术、质量检验比武等技能展示项目,在技能人员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技能人员的技能水平。

此外,上海赛科利于2012年首次参加第二届全国模具工技能竞赛。公司通过理论和实操考试选拔出五位参赛选手。最终,五位选手分别获得个人优秀奖,公司荣获竞赛最佳组织奖。通过本次大赛竞技及交流,上海赛科利模具技能人员不仅看到了差距,更树立了信心,并积累了实践经验,也进一步明确了提升能力的方向。

班组建设:基层管理能力提

由赛科利工会牵头,联合人力资源部,及各部门,深入推进“校园、乐园、家园”的三园班组建设,规范了班组管理体系建设,促进了班组文化建设。

与此同时,公司加大对班组长、工段长培训,今年通过启航计划——新任班组长、工段长专题培训项目,以及班组长、工段长安全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提升班组长、工段长自身管理能力。项目通过能力测评、在岗培训、专题培训、项目课题、自主学习等五个模块,使培训与实战相结合、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如在自主学习环节,公司推荐《QBQ的五项修炼》《优秀班组长安全管理能力》等,今年共有超过200人次参加,获得较好实效,也为今年公司推行清洁制造、实现“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新品零抱怨、环境零污染”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爱员工:技能人员优秀多

上海赛科利始终把关爱员工队伍作为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公司党政工领导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一线技能人员心声;投入数百万元,租赁两处集体公寓,让近300名员工入住;设立保健室、图书室等,加大“六室一厅”的改进力度,为吸引稳定技能队伍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另外,通过与外部专业咨询公司合作,该公司推出EAP员工援助计划,为员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能会面临的家庭婚姻、职业发展、法律法规等问题提供咨询和指导,定期举办的EAP讲座更是受到了广大员工的欢迎。

积极做好每年包车返乡工作,使广大外地一线员工更安全、及时返乡;与上海当地小学、幼儿园结对,为一线技能骨干解决在沪入学、入托等生活后顾之忧。

近年来,上海赛科利始终做好一线技能人员评优、推优工作,涌现出既有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岑根生为代表的技能表率,又有上海市优秀农民工卞愉焕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技能人员,以及一大批在全国、上海、集团等获奖的各类技能人员。技能人员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比例逐年上升,也充分展现出优秀技能队伍在企业发展的积极带头作用。(恭惠)

上篇:从徐小平思考开去
下篇:勇往直前 任重道远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