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31日,以“AI领航,智行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上汽集团新赛道-技术创新高峰论坛”召开,400多位上汽旗下企业技术专家、工匠代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上海院校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新赛道上各项创新技术展开热烈探讨。
当前,汽车行业正经历深度变革,上汽集团加速推动人才创新,各条战线上的技能人才,在技术攻坚、工艺创新、品质提升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论坛上,上汽集团举办了2024-2025年度“上汽工匠”命名仪式,为24位“上汽工匠”颁发证书。
AI催生汽车形态再次进化
“智能体的崛起,将催生汽车形态再次进化,并引领整个汽车工业迈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这意味着,我们交付给用户的,将不再仅仅是一台被动执行的机器,而是一个能够自主感知、决策和进化,与其他智能体进行协同、互联,并主动提供所需服务的‘智能服务体’。”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说。
在他看来,这一变革的关键在于企业,因为企业拥有大量的数据和应用场景。面对这一变革,上汽正把企业数据转化为决策智能,推动四大核心体验升级:一是以AI破解自动驾驶长尾问题,使出行服务具备专家级的精准与可靠;二是实现从“千人一面”到“一人千面”的跨越,将基于个人情景的服务无缝接入,做到“懂车更懂你”;三是使车辆具备持续进化能力,让用户的座驾常用常新,越用越聪明;四是借助AI边际成本趋零的特性,推动科技普惠,让每一位用户都能享受顶尖智能体验。
事实上,AI技术不仅融入车辆,更融入了上汽智能制造、整车开发、软件开发、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论坛上,有嘉宾分享了AI工具在汽车研发工作中的应用,还有嘉宾分享了对“AI将如何重塑下一代电子架构”的思考。现场,还有不少企业展出了与AI相关的产品与服务。
“科技上汽”决胜未来赛道
除了AI技术之外,本次活动还设立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汽车安全等多个分论坛,并集中展示了上汽在智能底盘、固态电池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让鲜明的“技术标签”成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
“当下,车企除了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方面进行竞争外,已经开始将目光放在新一代智能底盘技术上,智能底盘成为全球汽车领域的竞争焦点。”论坛上,有技术专家介绍说,“在上汽的大底盘战略中,将以硬件结构一体化集成、软件融合一体化控制为核心,实现一体化智能底盘的自研自控。”
据介绍,前不久,上汽在2025工博会上展示了全球顶尖的“一体化轻量智能底盘”。其深度集成最前沿的VMC整车运动控制、EMB干式线控制动、四轮全域线控转向、智能悬架、固态电池、主动稳定杆、轻量化底盘零部件,以及可定制底盘等先进技术,让整车实现超级顺滑、超级百搭、超级安全、超级节能的全新体验。
固态电池方面,与会专家透露了目前上汽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上汽清陶的全固态电池产线已经在上海安亭实现了全线贯通,今年年底将实现样件生产下线,明年将进行全固态电池样车测试,2027年正式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交付。”
可以看到,上汽正以智能底盘技术、固态电池的能源优势、前沿的电子架构等先进技术,在新赛道上建立起“技术护城河”。
打造“生态共荣”的舞台
上汽明确表示,坚持不设技术围墙、不做生态孤岛、不惧跨界竞争。这是上汽在新时代的开放合作理念,也是上汽在当前激烈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行的重要法宝。
今年,论坛吸引了华为、西门子、艾拉比、南德、腾讯云、ANSYS等众多生态合作伙伴参与其中。现场,上汽还为生态合作伙伴搭建了一个技术展示的舞台,展览涵盖AI应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多个产品与技术。同时,上汽在展览现场展示了最新推出的“星链”产投联动平台,该平台整合了集团在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智驾智舱等汽车产业核心领域已投350多家企业的资源,在资本纽带的助力下,持续深化生态协同。
在科技与生态方面的布局,正勾勒出上汽集团的未来。上汽不只是一家汽车制造企业,更是一家持续进化的科技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