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世华域南京分公司的文化传播阵线上,季业晗握着一支“特别的笔”——它不只是勾勒线条的工具,更是破解工作痛点、激活提质效能的“创新密钥”。
“培训笔记记了满满3页,可同事转头就问‘刚才说的关键流程在哪儿’,这培训效果得改改!”2023年年初,季业晗攥着皱巴巴的培训记录犯愁。彼时入职刚满1年的她,看着大家在冗长培训过程中打哈欠,突然想起自己的视觉笔记特长:“不如把培训内容变成能‘走’的长卷!”她提前对接培训专员,拿到培训课件《基于工作场景的演讲力演说》。培训当天,她早早地进入会议室布置场地,紧跟培训老师的节奏,一幅10米长的“视觉同传长卷”跃然纸上。课间休息期间,小伙伴纷纷驻足观看,不停地交流课程学习内容。这幅长卷后来挂在研发区墙面,路过的工程师忍不住停下脚步:“原来上次培训的关键步骤在这儿!”更意外的是,之后的培训满意度从72%上涨到了95%,她顺势开发的《零基础入门视觉笔记》内训课,每期都让同事抢着报名,“用图像记灵感,工作效率都高了”成了大家常挂在嘴边的话。
2024年春天,季业晗加入上汽集团团委新媒体实战训练营,接到了“五四奖章预热视频”的任务。“年轻人不爱看枯燥的表彰稿,怎么让他们愿意看、愿意转?”她翻遍了短视频,发现最有创意的还是手中的画笔。
她拉着队友开展头脑风暴。60秒短视频上线当天,播放量就破万,评论区满是“原来车企青年这么酷”的留言。之后,她定制的快乐汽车团“蛇年动态电子红包”也融入青年朋友喜闻乐见的视觉元素,24小时被领取超1000次。训练营给她颁发“优秀创作者”证书时,她笑着说:“能让更多人看见上汽的故事,比拿奖更开心。”
如今,季业晗的画笔还在“创作”。她说:“文化不是墙上的口号,是让人愿意拍照、转发、跟着做的那1℃的温度。”
书记微评
季业晗以画笔为“创新工具”,把文化传播从“单向灌输”变成“双向互动”——视觉同传提培训实效,抗疫邮票聚员工心力,新媒体作品扩品牌影响力。她用“小创意”破解“大问题”,既让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又为品牌传播提质增效,彰显了平凡岗位上的创新力量,为全员践行“提质增效”树立了鲜活的榜样。
博世华域党委书记 管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