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汽多款新车集中上市并迅速引爆市场:新款MG4上市40分钟,订单量突破1万辆;智己LS6售价公布27分钟,大定破万;尚界H5上市1小时,大定突破1万辆……这一连串的热销现象,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质量观念的深刻变革。
随着汽车从“一辆车用十年”的耐用消费品逻辑,逐步转向“技术迭代驱动高频换新”的3C电子产品逻辑,汽车质量的评价标准已不再局限于可靠性、耐久性等传统指标,而是全面拓展至用户体验、情感共鸣与场景化价值。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正从“品牌优先”转向“产品优先”,甚至进阶到“情绪优先”。
“懂用户、融新智,打造品质上汽爆款车”。在上汽集团2025年度质量月大会上,董事长王晓秋指出:“在持续夯实产品质量的同时,更要增强用户意识,在日常互动中多一份真诚、多一点细节,真正做到‘懂车更懂你’。”这意味着质量工作的内涵已超越制造端,延伸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用户体验管理。质量不再只是质量部门的责任,而是需要产品研发、制造、采购、销售服务等环节协同共建,并融入用户声音、感官体验、情感连接等新维度。
在质量提升的路径上,核心技术始终是构筑差异化优势的基石。王晓秋强调,要“通过反复打磨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可靠‘技术标签’”。这一战略已在多款车型上得到验证:主打固态电池技术的新款MG4、搭载超级增程系统的智己LS6、配备华为ADS 4辅助驾驶的尚界H5,以及搭载DMH超级混动系统的荣威M7 DMH,均凭借清晰的技术标签赢得市场认可。
随着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汽车行业迎来深刻变革。当半固态电池、数字底盘、高阶智驾等先进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当安全、续航与智能化不再依赖高溢价,汽车质量的内涵正从“可靠耐用”向“体验愉悦”跃迁。技术只有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才能真正赋能品牌。
“要围绕用户需求,打造高品质的品牌服务标签。”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指出,服务已成为产品质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进一步提出高质量服务的三大方向:提升服务响应效率、强化专业服务能力、推动服务体验个性化,从而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关怀”的转变。
上汽名爵的快闪店模式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全国同步启动的80家快闪店,由研发、生产等内部员工担任志愿者,直面消费者需求。这种深入商圈的“用户触点”,将工程师推向一线,成为倾听用户声音的“听诊器”和产品优化的“加速器”。每日复盘、每周迭代10余个版本的话术课件等细节,体现出上汽以互联网思维重构用户反馈闭环的决心。
未来汽车的竞争,将是基于用户体验的质量体系之争。谁能将传统质量优势与用户情感需求深度融合,谁能快速响应并预判消费趋势,谁就能在智能电动时代占据主导地位。(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