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8/2025083017d629df2afa4e8dae26eb7376f8d3eb.png
四年来首次盈利的赛力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在华为全方位的支持下,赛力斯完成了从微面厂商到新能源汽车翘楚的蜕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25-08/31/034318.html

等待处理…

赛力斯要走向全世界

2025/8/31

四年来首次盈利的赛力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在华为全方位的支持下,赛力斯完成了从微面厂商到新能源汽车翘楚的蜕变。去年,赛力斯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理想之后,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在东盟-中国-海合会三方经济论坛上,张氏二代企业家张正萍放出豪言,2025年是赛力斯出海元年。这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后起之秀,计划今年在海外市场交付10万辆。

这家曾经长期偏居西南一隅的车企,其实有着远比人们知道更多的国际化渊源。如今,在国内市场大获成功的赛力斯,将“回到”国际舞台,参与全球化的博弈与竞争。

合作

赛力斯本身就是在中国汽车由“卖国内”到“卖全球”的历史叙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赛力斯前身是小康股份,由张兴海家族创立,以汽车弹簧、减震器起家,后杀入整车领域,靠一款畅销全国的“东风小康”驰名汽车圈。

早在2018年,张氏家族就开始谋划电动化转型,但最初的产品SF5车型销量惨淡。张兴海很快认识到,单打独斗很难突破一众新势力品牌的光环效应的重围。

命运的齿轮在2021年开始转动,当年,小康和华为正式达成合作,并在当年4月推出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后者强大的智能化技术加持,使得赛力斯SF5成为超级大黑马,短短一周内获得了6000辆订单,相当于上一年销量的6倍。

双方乘胜追击,在2021年年底发布全新AITO品牌,首款AITO产品问界M5横空出世,后又推出M7、M9等系列车型。

作为华为染指汽车领域的第一战,其智能终端事业部可谓倾囊相授。从设计到技术赋能,再到后期销售,几乎由华为一手操办。华为的手机团队、软件工程师都参与了问界的设计,不仅为赛力斯提供三电、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ICT解决方案,还开放华为线下门店售卖问界汽车,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更是不遗余力地长期为其呐喊助威。

这可能是中国商业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合作,不仅让赛力斯彻底实现市值、盈利、品牌等多个维度的大翻身,从低端市场的泥潭中挣脱出来,更是晋级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一个重要角色。

其实,张兴海家族涉足新能源汽车之初,采取的策略就是先在海外市场镀金,再转向国内市场。据称,其硅谷公司“SF Motors”名字的来源,就是旧金山英文的缩写。

如今,在国际化销售、供应链、本地建厂、维修、售后服务等层面,赛力斯都在积极配套。

野望

5月30日,1000辆赛力斯蓝电E5从山城码头装船起运,直奔丹麦。这是赛力斯旗下蓝电品牌跨出国门的第一步。

目前,赛力斯旗下拥有市场熟知的AITO问界、此前的东风风光和东风小康,以及瑞驰和蓝电多个品牌。相比问界聚焦高端智能汽车领域,蓝电的配置和价格相对亲民。

在汽车工业强盛的欧洲市场,作为后起之秀,要想在奔驰、大众、宝马的大本营抢地盘并不容易。赛力斯一方面通过高端车型问界M9,直接对标BBA等传统豪华品牌,另一方面通过蓝电、SERES 5(问界M5换标版)、SERES 7等车型入局不同价格带,进军挪威、丹麦、意大利、荷兰等市场。

渠道方面,赛力斯在东盟地区已拥有约50家经销商,并且已经和欧洲20余家经销商开展了合作。针对海外市场,赛力斯专门成立海外电动车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全球建立了超过1000家营销服务网点。

本地化层面,赛力斯在印尼万丹省的工厂已运营多年,年产能5万辆,承担了全球右舵车备件中心的职能。今年第二季度,该工厂产能预计将提升至10万辆,重点生产M9、M8等车型,辐射东盟及中东市场。

国内新能源汽车“烈火烹油”的景象似有蔓延至海外的势头,卷向海外不可避免。赛力斯出海势头凶猛,但在绝对量上并无太多存在感。有意思的是,赛力斯旗下出口表现最好的反而是小康时代的东风风光。这些更具性价比的燃油车,是目前赛力斯的出海主力。去年,东风风光出口24780辆,是问界的8倍多。

相比中国单一市场,海外市场更为割裂。鉴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油价贵贱的巨大差异,很多国家仍以燃油车为主,这也是奇瑞畅销海外市场的一大原因。

张兴海在内部信中明确表示,2025年,赛力斯在海外的新能源汽车销售要实现倍增计划。同时,未来三年内,围绕SERES(赛力斯)和DFSK(东风小康)两个品牌,投入10款新产品。

与其他车企相比,赛力斯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即华为的全球赋能。在欧洲市场,借助华为云20多年的全球化经验,赛力斯车联网平台在一个月内就完成欧盟GDPR合规认证。数据安全和安全红线是欧盟极为重视的指标,快速完成认证,为赛力斯的高端智能汽车进入欧洲市场铺平了道路。

2024年,赛力斯海外收入占比不到3%,汽车出口占比不到10%,显然不可能达到华为和张氏家族的期望值。为此,今年赛力斯频繁融资并推动资产重组,计划引入工银投资、交银投资、农银投资,共增资不超过50亿元,加快港股IPO进程,募资中的70%投入研发,其余资金用于全球品牌的建设。而且,公司还拟发行股份,完善自有工厂。(文章摘编自《巨潮WAVE》)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