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8/202508303f481eae1ac04fbeb9e7a30cdbb7dec5.jpg
麦肯锡是一家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致力于帮助各类组织实现有价值的变革。“我们的业务足迹到达67个国家和地区、135个城市,帮助私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25-08/31/034317.html

等待处理…

麦肯锡全球AI调研:企业AI部署现状

2025/8/31

麦肯锡是一家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致力于帮助各类组织实现有价值的变革。“我们的业务足迹到达67个国家和地区、135个城市,帮助私营、公共和社会部门各领域客户打造高瞻远瞩的战略,转变旧有工作方式,用科技解锁价值,并帮助客户提升持续变革能力。我们为组织及其人员,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不仅仅是变化,而是能创造出切实价值的变革。”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正推动企业着手构建相应的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以充分释放其潜在价值。尽管AI部署尚处于早期,但很多企业已开始重塑工作流程、加强治理机制,并积极应对相关风险。

企业纷纷开启组织变革,期望借力生成式AI挖掘未来价值。其中,大型企业动作更快,力度更大。

麦肯锡最新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调查报告显示,许多企业已采取实质性举措,以推动AI部署带来切实的财务回报。比如,在部署生成式AI的同时,重构工作流程,以及安排高管出任AI治理官等关键职位。

调查还发现,企业正积极应对生成式AI引发的新风险,增设AI相关岗位,并开展员工再培训,让更多员工参与AI部署。

最佳实践助力价值释放

多数受访者尚未察觉到生成式AI对企业整体收益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多数企业尚未采用经麦肯锡过往研究验证、有助于在新技术部署中创造价值的应用与推广实践。总体而言,企业在落实这些实践方面仍处于早期阶段。

目前,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所在组织已践行大部分相关实践,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受访者称,企业已开始追踪生成式AI的关键绩效指标。

大型企业在实践推进方面表现更为积极。例如,更多大企业受访者表示所在组织制订了清晰的生成式AI解决方案路线图(如分阶段在各团队和业务部门推广),并设立了专责团队(如项目管理办公室或转型办公室)推动相关工作,其比例是其他企业受访者的两倍以上。调查报告还显示,大型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也走在前列:通过内部宣传生成式AI解决方案创造的价值提升认知和动能;开设针对不同岗位的能力培训课程,确保各级员工正确使用AI工具;制订全面策略,增强客户对生成式AI的信任度等。

AI使用率持续攀升

2024年,AI使用率持续增长。最新调查结果显示,78%的受访者称所在企业已在至少一个业务职能中部署AI,显著高于2024年年初的72%,以及2023年的55%。其中,IT、市场营销和销售是使用AI最多的职能部门,其次为服务运营。整体而言,企业平均在三个职能领域使用AI,较2024年年初有所增长,但仍未扩展到多数职能领域。

调查结果显示,生成式AI最常应用于市场营销与销售、产品与服务开发、服务运营及软件工程职能(根据麦肯锡早前研究,这些正是生成式AI潜在价值最大的应用领域),也广泛应用于IT领域。

企业通常优先在AI可创造最大价值的领域进行部署。例如,媒体和电信公司更倾向于将生成式AI应用于服务运营环节,科技公司侧重于软件工程,专业服务机构则侧重于知识管理领域。

与此同时,部署情况也受到企业规模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年收入超5亿美元的大型企业会在更多部门推广生成式AI,中小企业的应用范围则相对较小。

生成式AI应用更广

尽管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的应用水平存在差异,但整体趋势表明生成式AI的普及程度正在各个层面持续提高。逾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已使用生成式AI生成图像,逾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企业在用生成式AI编程。

其中,科技行业受访者提及的应用场景最为广泛;在先进制造业(如汽车、航空航天和半导体行业),生成图像与音频的使用场景更为常见。

更多受访者表示,生成式AI在业务单元层面实现了价值创造。相较于2024年年初,更多受访者指出,部署生成式AI的具体应用已为业务单元带来收入增长。这一趋势的增幅与上一轮调查中分析型AI带来的收益相当。这凸显出企业若希望充分挖掘AI的全部潜能,需要构建涵盖分析型AI与生成式AI的综合解决方案。

总体来看,本轮调查中有更多受访者表示,使用生成式AI的业务部门实现了明显的成本削减。在2024年年初的调查中,尽管部分企业已尝试在具体职能中应用生成式AI,但真正感受到成本优化的企业占比仍然较低。人力资源部门是个例外,在反馈所在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使用生成式AI的受访者中,有一半认为该技术削减了成本。而在最新调查中,多数受访者表示,生成式AI在大多数业务职能中的部署,确实带来了成本压缩。不过,从企业整体来看,该技术对财务表现的影响仍不显著。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生成式AI尚未对企业的整体息税前利润带来实质性提升。17%的受访者称,过去一年里,生成式AI为企业贡献了超过5%的息税前利润。

尽管生成式AI工具加速普及,但企业整体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从价值兑现的角度来看,目前真正实现盈利突破的企业仍是少数。相比之下,大型企业在释放AI潜能方面动作更快,不仅在加大AI人才储备,也更加重视风险应对。

自去年年初以来,更多企业加快了行动步伐。同时,技术本身也在不断演进,智能体(agentic AI)被视为下一轮AI创新的前沿方向。展望未来,随着更多企业遵循成功部署生成式AI的路线图,这一领域将如何演化?值得期待。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