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安吉物流发布了《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这是国内首份汽车物流企业ESG报告。通过率先构建治理框架、精准管理碳排放、打通“陆-港-海”全链减排,安吉物流的实践为中国汽车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样本。
安吉物流总经理庄菁雄表示:“当前,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涵。面对国际航运碳关税壁垒、中国汽车出海运力瓶颈等挑战,发展绿色物流已从战略选择升级为生存必需——这既是践行国企责任的使命,也是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关键。”
全球市场的“绿色签证”
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蝉联全球第一,中国汽车物流企业也如火如荼地随之“出海”。ESG作为一套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已成为中国物流企业必须要拿到的“隐性通行证”。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中,2024年,安吉物流坚持提高主业服务质量,全年整车国内运输市场占有率稳居22%,海外自营船发运量同比增长21%,打通了物流行业“从生产端到消费端、从国内到国际”的全链条高效通路。
2024年5月,随着安吉物流海外业务的不断推进,EcoVadis(企业社会责任评级)、SAQ5.0(供应商评估问卷)评级,与CDP(环境信息披露项目)评级这三张ESG相关的评级“考卷”摆在了安吉物流面前。这三项评级是许多国际客户的准入门槛,能否通过这三项评级,决定了安吉物流可否拿到国际市场上的“绿色签证”。
安吉物流的三张“答卷”均拿到了好成绩:EcoVadis获得62分及铜牌评级,超越77%的参评公司;SAQ评级B88分,显著高于行业平均;CDP首次参与即获C级,印证了安吉物流在碳管理方面的扎实基础。
同时,安吉物流还获得了国际第三方检测机构德国莱茵TÜV集团颁发的温室气体核查证书,这在国内汽车物流行业尚属首次。
可持续发展战略蓝图
走进安吉物流旗下的海通码头,光伏板在仓库屋顶连绵铺开,远处LNG双燃料清洁动力滚装船正缓缓靠岸……
全链条的碳足迹管理与减排是物流行业的痛点与难点。在这方面,安吉物流早已走在中国汽车物流行业前列,通过数字化车队、清洁能源船舶使用、供应链系统解决方案等多元创新产品与技术,持续深化“内陆-港口-海洋”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去年以来,已有5条高性能LNG双燃料清洁动力滚装船加入安吉物流自营船队。采用LNG双燃料清洁动力的滚装船,能够减少30%的二氧化碳排放。近年来,安吉物流的新增船只均符合国际最新的排放规则,更以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高效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先进的环保技术,引领远洋航运绿色发展。
在船舶停靠的码头,安吉物流聚焦“设备电动化+能源自给化”。以安吉物流旗下的海通码头为例,这个汽车吞吐量在全球数一数二的大港,早在2020年就开始采用岸电系统,2024年累计为361艘次船舶供电4100小时,替代燃油发电达8.7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36.5吨。
在内陆运输方面,安吉物流的多式联运已是国家示范工程,凭借完善的物流网络和资源优势,通过精细化的运输规划和路线优化,能够有效降低运输车辆的空驶率。去年3月,安吉智行网络运输部米其林水运项目正式启动。此项目通过陆运转水运的模式转变,全年总计减碳1476吨,顺利帮助米其林实现降本及减碳目标的双丰收。
多年来,安吉物流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将绿色理念深度融入业务全流程。立足于此,安吉物流再以制度保障为引擎,今年1月,公司成立可持续发展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完善自上而下、职责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组织体系建设,从工作机制、体系运转层面保障战略顺利实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治理闭环。
未来,安吉物流的可持续发展“三步走”规划清晰可见:2026年,统一公司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知,聚焦难点重点,推动减碳点扎实实施;2027年,深化智能化改造,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嵌企业全流程,赋能品牌升级;2028年,实现绿色物流扩圈,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为安吉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当物流行业从“拼价格”“拼速度”转向“拼绿色”,安吉物流的首份ESG答卷清晰地表明:ESG不是成本,而是重构竞争力的支点;不是合规负担,而是打开全球市场的钥匙。通过体系化的实践,安吉物流正试图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中占据主动,书写中国汽车物流从“规模扩张”到“质量发展”的转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