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价格战阴霾,吉利汽车凭借平价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表现,交出了营收与销量双创新高的中期答卷。基于这份超预期的成绩单,吉利汽车将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大幅上调至300万辆,展现出对后续市场的强烈信心。
平价新能源车快速走量
新能源汽车和走性价比路线的平价车成为吉利汽车本轮业绩的发力点。吉利银河上半年销量达54.8万辆,同比增长232%,占吉利汽车整体销量的38.9%,同时占据吉利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75%。
吉利银河品牌快速走量,得益于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强大的产品竞争力。从主流市场来看,价格越低、配置越多、空间越大的车成为消费者首选。吉利银河将产品价格区间集中在15万元以内,目标客户群体为追求高性价比的年轻消费者和家庭用户。
在产品力上,吉利银河持续对标比亚迪,并与其在20万元以内市场进行厮杀。例如,车身尺寸与比亚迪海豚相近的星愿,价格更低,配置更丰富。
更重要的是,吉利银河不再像以往依靠单款车型走量,而是依托“一个吉利”战略,做到产品聚焦、研发共享,从而实现成本有效控制和结构优化。从数据来看,自2024年8月银河E5上市以来,吉利银河每一款产品均有良好的表现,新能源汽车盈利周期全面开启,单车核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核心归母净利润涨幅达57%。
在银河品牌崛起的背后,毛利率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上半年,吉利汽车毛利率达16.4%,但同比微降0.3个百分点。豪华新能源汽车市场则是提升毛利率的关键所在。吉利必须让极氪品牌跟上集团增长的步伐。极氪品牌增速放缓与此前透支消费者信任有极大关联。2023—2024年,极氪产品快速换代,甚至出现“三代同售”的场景。同时,“0公里二手车”事件也是透支消费者信心的因素之一。有媒体报道,极氪通过直营门店体系,将大量已投保过户的库存车辆当作新车,以“限时优惠”等话术兜售给不知情的消费者,引发大量投诉。这一举动损害了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影响了后续销量。
此外,有分析人士指出,单一爆款车型已从蓝海市场进入红海竞争阶段。为此,吉利汽车开始求变,主动公布产品节奏,试图挽回市场信心。
除了恢复消费者信心之外,重新找到海外新增长点也是吉利下半年需要着重布局的战略之一。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总出口销量为18.4万辆,同比减少8%。此次出口销量下降主要受到东欧市场超40%的降幅影响,尤其是在俄罗斯市场遇冷。此外,海外市场调研不足及反应过慢也是一大原因。
面对出海困局,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董事淦家阅在过去几个月内对海外市场的组织架构和产品策略都做出了一系列调整,并亲自挂帅组建快速响应体系,从组织上形成了全吉利“一盘棋”的局面。
在产品规划上,吉利汽车在海外继续坚持“油电并举”策略,根据不同的区域制订不同的产品策略。
目前,吉利汽车注资雷诺巴西,借力其成熟的生产体系与渠道网络切入拉美市场;埃及工厂正式投产,印尼基地启动试制,强化本地化供应链能力。变革之后,淦家阅立下军令状,吉利汽车要打造3个10万辆级以上的区域、2个5万-8万辆的区域,总体上确保今年全年的出口销量实现正增长。
价格战被叫停,后续比拼硬实力
回顾2025年上半年,吉利的销量增长主要来自售价更加亲民的银河品牌。然而,随着价格战被叫停,新车上市的价格挪动空间不大,大众市场的竞争将由价格驱动转向产品力比拼。
交银证券指出,如果不能用价格作为主要卖点,市场则会更多转向配置、驾驶体验、智能化等综合价值。
尤其是智能化,早已成为各家车企凸显自身差异化的关键领域。吉利也于今年3月发布了“千里浩瀚”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并将该智驾系统应用于吉利的15万至50万元级车型。
同时,吉利对智驾团队进行了优化整合,进一步提升效率。8月初,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及旷视旗下智驾品牌“迈驰智行”一同并入重庆千里智驾。吉利方面明确表示,未来将只有一个智驾团队。
不过,当智能辅助驾驶成为标配后,如何平衡银河、极氪和领克三个品牌之间的关系,构建价格分层、技术分层和品牌分层,依旧考验着吉利管理团队的智慧。
而能否有效解决极氪的增长困境、快速扭转海外市场颓势,并同步强化整体品牌价值,将直接决定吉利汽车能否真正“补齐三短板”。这不仅关乎其全年300万辆销量目标的达成,更是其从“平价金矿”迈向全面均衡发展,实现全球一流车企愿景的关键战役。(文章来源:财经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