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7/202507257c15f6516f854ba2bfd660ca192507bf.jpg
7月23日,在上汽集团大乘用车动力总成大楼5楼的办公室里,掌声打破了工作的专注宁静。上汽集团总裁、大乘用车执管会主席贾健旭亲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25-07/27/031859.html

等待处理…

一场颁奖展现上汽向新而行的力量

本报记者 林安东
2025/7/27

7月23日,在上汽集团大乘用车动力总成大楼5楼的办公室里,掌声打破了工作的专注宁静。上汽集团总裁、大乘用车执管会主席贾健旭亲手将两块沉甸甸的奖牌交到上汽创新研发总院副院长仇杰手中——2025年度上汽技术创新奖“HT11混动专用变速箱及电池”与2025年度上汽软件奖“动力总成五合一集成控制器基础层软件”,每位团队成员也都收获了个人的奖状。

与此同时,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正为二等奖团队颁奖,从创新港到IT供应链科室,从北斗智能系统研发组到绿芯电轴工位,这场跨越各研发阵地的颁奖礼,恰似一次对上汽“技术为本”理念的现场巡礼。同日,上汽创新研发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上汽乘用车分公司副总经理王从鹤也为三等奖的获得者颁发了奖牌和奖状。

据了解,上汽技术创新奖自上世纪90年代就已设立。开设该奖项初衷不仅在于表彰技术成果,更在于通过制度设计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从“跟跑”向“领跑”质变。正如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所言:“建设汽车强国和质量强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每一次的技术创新奖颁奖,都是对技术最真诚的礼赞。面对一线员工,贾健旭说:“我们需要10位,甚至无数位像仇杰一样的技术人才。只有专心致志地把今天手上的工作做好,我们才能迎来真正的成功。”这句朴素的感慨,道出了上汽对技术人才的渴求,他相信,上汽要走得更远,必须有无数位扎根技术、甘于寂寞的技术人员,持续为中国汽车工业突破“卡脖子”难题。

七年前,仇杰团队着手研发HT11混动专用变速箱,从项目的一开始,就瞄准了在当时HEV技术上最为强大的丰田。从零起步,挑战最先进最难的路线,而不是“投机取巧”的捷径。谈及初衷,仇杰说:“汽车技术就是这样,你可以选择简单,但只有往最难的方向走,才会积累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六七年的埋头深耕,换来海外客户的认可,也使上汽在混动变速箱领域真正拥有了原创成果与规模化量产应用能力。

外媒记者在测评了MG的HEV车型后发出感慨:“MG HEV车型的性能已经超过丰田。”而这正是仇杰和他的团队成员想要证明的,混动不只有丰田。

从贾健旭“一个项目一个点做好,每个点聚在一起,就能成功”的务实,到工程师团队“七年磨一剑”的执着,上汽的技术基因正在代代相传。

当年轻工程师接过奖牌和奖状时,他们的笑容正生动诠释着一个道理:技术为本不是口号,而是上汽集团从管理层领导到工程师的共同信念——它藏在多年研发周期的坚守里,更藏在“不做跟随者,要做开创者”的技术追求里。正是这样的人才沃土与创新机制,让上汽在混动技术突破丰田、软件自主打破垄断的路上稳步前行,成为驶向未来的核心动力。

上篇:没有了
下篇:一辆车的品质,是这样被“折腾”出来的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