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500万辆
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500万辆,同比均实现10%以上较高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出炉
日前,《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了“2025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博世连续第14年获得冠军,2024年汽车业务部门营收达到543.7亿美元。电装和麦格纳排名第二和第三。今年共有15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上榜。
禁止单踏板默认刹停,强制安装ABS
日前,工信部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1670—2025《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该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要求新批准上市乘用车强制安装ABS,同时禁止单踏板默认刹停。
电动汽车换电新国标发布
近日,国家标准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获批发布,并将在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的额定值、环境条件、互换性等要求。
宝马与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
7月15日,宝马集团官方宣布与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聚焦高速及城区全场景端到端领航功能,实现从车位泊出到目的地泊入的完整覆盖。
小鹏汽车兑现60天账期承诺
日前,小鹏汽车发送供应链方面邮件显示,小鹏汽车宣布将原本的付款周期统一调整为60天内。邮件提及,“基于对长期合作的长远考虑,开始启动签署相关补充协议工作——付款账期缩短至60天内。”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该基地的新能源整车生产线将生产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规划年产能15万辆。
比亚迪计划将沙特业务规模扩大两倍
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计划加大在沙特阿拉伯的扩张力度。借助特斯拉在沙特启动业务的东风,比亚迪将充分利用沙特打造新能源汽车新枢纽的发展契机。比亚迪于去年进入沙特市场,目前在当地已开设3家展厅,计划到2026年下半年新增7家展厅。
奇瑞汽车成立四大事业部
7月7日,奇瑞汽车成立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星途事业部聚焦高端品牌星途,艾虎事业部聚焦经典产品艾瑞泽和瑞虎,风云事业部聚焦新能源汽车品牌风云,QQ事业部聚焦小车产品。
欧盟重金推动动力电池发展
欧盟将拨款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亿元)发展电动汽车电池,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的工业基础转型。本次选择了6个项目,分布于法国、德国、瑞典和波兰,投产后电芯年产能约56GWh。
日产计划从中国出口N7电动汽车
日产汽车公司计划自2026年起从中国出口电动汽车,出口目的地包括东南亚、中东和拉丁美洲地区。这一举措是为了应对公司低迷的业绩,扭转颓势。日产计划出口的车型之一是N7轿车。
英国推出电动汽车购车折扣
7月14日,英国政府宣布,将针对售价不超过3.7万英镑的电动汽车推出最高3750英镑的购车优惠。英国政府将为该优惠计划投入6.5亿英镑。自7月16日起,一旦汽车制造商加入该计划,消费者即可享受相关优惠。
美国汽车行业组织集体声讨NHTSA
近日,代表通用汽车、丰田、大众汽车、现代等大型车企的美国汽车行业组织汽车创新联盟,对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出尖锐批评,称该安全监管机构正在阻碍行业进步,并且难以实现现代化转型,呼吁该监管机构进行重大改革。
日元贬值冲击日本二手车市场
企业研究公司Teikoku Databank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日本二手车经销商破产数量达50家,同比激增56%。持续走弱的日元汇率使海外经销商在拍卖市场获得显著价格优势。
通用汽车将在美国生产低成本电池
通用汽车计划与其韩国合作伙伴LG新能源在美国田纳西州的合资工厂生产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LFP)电池。通用汽车于7月14日表示,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改造其田纳西州斯普林希尔工厂的电池生产线,预计到2027年末启动商业化生产。
索尼本田电动车合资公司亏损加剧
6月30日,索尼集团与本田汽车的电动汽车合资企业索尼本田移动公司披露,在截至今年3月的财年中,年度运营亏损翻倍至52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双方目前正在筹备于今年推出首款车型AFEELA。
Stellantis推迟Hornet车型生产
Stellantis集团于7月14日表示,将推迟2026款道奇Hornet紧凑型跨界车的生产,以“评估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道奇Hornet生产基地在意大利。该车型出口至美国时,需要缴纳25%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