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与科技巨头云集,2025上海车展开幕了。
中国新能源汽车正以“加速度”重构全球竞争格局。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263.3万辆,同比增长47.6%;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44.1万辆,同比增长43.9%。
作为全球汽车新品首发地和首秀场,上海车展不仅是竞技场,更是车企向全球市场输出创新能力的“战略高地”。
智能化加速普及
当下,一个深刻的产业转折正在发生:智能辅助技术从各路“玩家”的“炫技筹码”,演变为全行业竞争的底层能力。
曾经高端车型才具备的智能辅助配置正在下沉。比如,全新零跑B10激光雷达版的价格已经下探至11.98万元。2025年,激光雷达单车成本有望下探至200美元级别,直接推动10万元级车型普及L2+级辅助驾驶。
智能辅助技术加速普及的背后,产业链也在重塑。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中国企业占据全球70%以上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份额;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芯片企业则通过算力-算法协同降低系统总成本,国产替代向深水区挺进。
另一头,整车厂也在自研芯片:蔚来展出的新车型更换了自研的神玑芯片;小鹏汽车则在车展期间宣布,自研的AI芯片将于今年第二季度正式量产上市。
L3级辅助驾驶离我们越来越近。在本届上海车展亮相的极氪9X光辉,搭载双Thor芯片,配合5颗激光雷达,将成为极氪首款L3级智驾量产车。车展开幕前夕,上汽集团宣布,今年将实现支持L3级辅助驾驶量产。
混动、超级快充多赛道布局
受到需求侧的推动,不少车企选择“多条腿走路”,大量的新产品、新技术被推向市场。
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汽通用开启了别克GL8陆尚插电混动版本的预售,续航里程达1420km,一箱油能从上海开到北京。上汽大众首款增程式B级SUV概念车在车展首次向公众亮相。比亚迪汉L作为王朝网新旗舰,提供插混和纯电两种动力。
纯电技术也在快速迭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企业展示了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创新成果,推动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此外,充电技术成为车展的重头戏,比亚迪刚发布全球首款1兆瓦闪充桩,极氪就在本届上海车展推出1.2兆瓦全液冷超充桩,华为也在车展开幕前夕发布1.5兆瓦超充新品,争夺“充电速度之王”头衔。
AI汽车来了,渗透汽车全产业链
AI大模型无疑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从智能辅助技术到智能座舱,AI大模型正重构人与车的关系。
宝马集团与阿里巴巴联合开发AI引擎。在本届车展上,该AI引擎支持的智能座舱及智能出行交互场景首次亮相;上汽也宣布,将与AI领域头部企业合作,打造“能懂你所想”的AI汽车。
在此趋势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索尼、英特尔、联想等也纷纷携AI相关的前沿技术成果在车展亮相。AI大模型将促进汽车产业智能制造升级。
上海车展,是中国车企以技术普惠与生态创新,为全球汽车市场智能出行写下的新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