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3/pc2025032998f24300f90e46208bf429c181e49df7.jpg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在全球36个国家设有50家分支机构。作为一家独立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已成功运营于全球各主要市场,而中国是其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25-03/30/025996.html

等待处理…

重塑汽车行业的四大关键趋势

2025/3/30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在全球36个国家设有50家分支机构。作为一家独立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已成功运营于全球各主要市场,而中国是其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罗兰贝格进入中国市场30余年以来,已为众多中外企业提供战略、运营及业绩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目前,罗兰贝格已在中国成立5个办事处,拥有360余名咨询顾问。

在迈向2040年这场“马拉松”的过程中,汽车企业应该将资源聚焦于哪些领域?

多极化——从全球化到区域化

多极化不仅将影响价值链,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销售收入池的分布。因此,行业参与者需要采取差异化的区域策略,抑或是重新定义其全球市场的重点。三个关键发展趋势:

●尽管“全球南方”增长强劲,但北美洲、欧洲和中国仍将是核心市场

●监管将继续推动可持续发展转型,但各区域将存在差异

●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已成奢望

自动化——从人工到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仍然面临许多挑战,普及速度远低于预期。我们预计,到2040年会有多种自动驾驶车辆在路上行驶。我们为自动驾驶的未来发展定义了六个主要的里程碑:

#1: 按需自动驾驶车辆投入使用

按需自动驾驶车辆(如无人驾驶出租车、接驳车和公交车)已在美国和中国部分城市投入运营,数量将从当前的小型车队逐步扩大规模。在21世纪30年代前期,这些车辆在一些大型城市区域的车队规模将与传统出租车相当。预计到2040年,规模化的按需自动驾驶车队将成为全球大城市交通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些区域,无人驾驶公交车也将逐步在乡村地区开展服务,欧洲将率先实现。

#2: 按需自动驾驶车辆服务开始盈利

许多企业的按需自动驾驶出行服务预计将在2040年实现盈利。

#3: 消费者可购买自动驾驶私家车

我们预计,到2040年将有大量的自动驾驶汽车上路,但它们仍将主要局限于高端市场。

#4: 物流配送使用自动驾驶车队

到2040年,商用自动驾驶车辆将在长途运输中占有可观的市场份额,而近距离配送的渗透率会相对较低。我们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初期,将首次有大量自动驾驶卡车在规定的运输线路上行驶,或在“高速口到高速口”的线路上投入运营。

#5: 消费者完全信任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

到2040年,消费者开始对自动驾驶车辆具有信心。多数人会认为自动驾驶车辆相较于人类驾驶的车辆更安全。

#6: 自动驾驶在公共道路上合法化

到2040年,监管环境将会趋于成熟,明确的法律框架将包含主要使用场景和各个区域。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自动驾驶在2040年前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仍然有限:按需自动驾驶车辆不会颠覆现有汽车企业的商业模式,全球汽车销售总量也不会受到大幅影响。然而,具备L4级别的私家车将为高端市场主机厂创造新的收入和利润池。由于其高度的复杂性和投资需求,汽车制造商将逐步放弃全栈自研模式。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全栈提供商也只会占据市场的少数份额,并主要集中在大型城市区域,而且他们将面临被迫整合的巨大压力。我们预计到2040年,每个城市或区域市场将有1至3家规模化的企业在运营。

人工智能的进步:我们预计到2040年,车企将会广泛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从研发到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各个职能部门,来提升效率、改善质量、提高性能,同时降低风险。这也会让车企的组织架构发生根本变化。

人工智能的兴起将对不同类型企业产生不同影响:

●主机厂将在各职能部门部署人工智能应用,并通过销售和售后活动获取更多终端客户数据。

●对于零部件供应商而言,获取数据将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汽车后市场企业的表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够获得终端客户和车辆数据。

互联化——从“马力到字节”

到2040年,我们预计所有新车都将围绕软件平台构建,即遵循软件定义汽车(SDV)的模式。

我们预测了三种不同的发展路径,但殊途同归,即一个全行业通用的、独立于硬件之外的标准体系。

●由半导体主导的生态系统: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为了避免被取代,可能会在主机厂另辟蹊径寻找“平替”之前,率先尝试提供类似的解决方案和标准。

●由科技企业主导的生态系统:主机厂会青睐其低成本的优势,但其中也存在第三方依赖和失去话语权的风险。

●由主机厂主导的生态系统:未来几年,该领域将取得快速进展。关键在于哪些主机厂(或主机厂联盟)会开发并控制这些生态系统。

电气化——从燃油车到电动车

●到2040年,全球纯电动车渗透率将超过68%

●供应链、下游业务和目标市场的结构性转变

●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壮大将对电网产生显著影响

●替代燃料将不会在乘用车市场成为主流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