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2/20250228abef61b5ce8945df87892289c72f1816.jpg
近期,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汽车出口数据: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3%至641万辆,登顶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宝座。其中,俄罗斯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25-03/02/025199.html

等待处理…

闯过600万辆大关

车企出海如何破“关税墙”?

2025/3/2

近期,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汽车出口数据: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3%至641万辆,登顶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宝座。其中,俄罗斯、墨西哥、阿联酋市场位列中国汽车出口目标市场前三。

汽车出口队伍中,奇瑞、上汽、长安、吉利、长城等中国品牌车企是主力军,福特中国、北京现代等合资品牌车企“反向出口”(将中国作为生产、出口中心)取得成效。

出口量迅速攀升的同时,国际贸易摩擦也随之加剧。欧盟筑高新能源汽车“关税墙”、俄罗斯提高“报废税”、特朗普再掀“关税战”……业内人士判断,2025年将是中国车企出海形势非常复杂的一年。

在欧洲市场遇到“关税”阻击后,比亚迪、奇瑞、长城等中国汽车制造商加速着手布局海外基地。

600万辆汽车卖向哪里?

受“俄乌危机”影响,中国对俄罗斯汽车出口在2023年出现剧增(同比增长459%),当年俄罗斯跻身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市场。2024年,中国对俄罗斯汽车出口虽增速放缓,但绝对量可观。俄罗斯以115.8万辆出口量位列中国整车出口国家第一,远高于第二名墨西哥的44.5万辆、阿联酋的33.06万辆。

不过,2025年中国对俄罗斯汽车出口遇到阻力。2024年10月,俄罗斯官方宣布将报废税提高70%-85%,由发动机排量决定具体提升比例。自2025年1月起,每年继续上涨10%-20%,直至2030年。一位有9年平行进口车经验的人士指出:“这就意味着变相提高关税壁垒,一辆排量为2.0L的车进口成本将增加2万~3万元人民币,到2030年增加7万元左右。”

仅次于俄罗斯,2024年,中国对“全球第七大汽车生产国”墨西哥出口汽车44.5万辆。法国标致雪铁龙前研发工程师、浅觉深知咨询公司创始人陆盛贇分享:“墨西哥汽车市场体量有限,墨西哥汽车产业主要以出口为导向。”

中国汽车出口第三、第四大国家分别是阿联酋、比利时。

汽车出口队伍中,中国品牌是主力军。其中,奇瑞、上汽、长安、吉利、长城、比亚迪表现亮眼。

近年来,中国汽车出海队伍中,外资、合资车企成为不可小觑的新势力。2024年,特斯拉出口汽车25.96万辆。截至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口新能源整车超过100万辆。

福特在“反向出口”模式指导下,2024年取得不小的出口量。当年,福特中国出口约17万辆汽车,同比增长60%,东南亚、中东地区和南美洲是主要出口市场。北京现代在2024年出口汽车超5万辆,同比大增400%。2025年,北京现代计划将出口量提升至8万-10万辆。一汽-大众也在加速出海。记者采访后了解到,很多合资车企起初选择“反向出口”的目的是消化过剩产能(瑞银披露,跨国车企产能利用率从2020年的73%下降至2023年的56%),但在出口过程中发现业务增长的新路径。

技术出海、投资建厂“两手抓”

“中国直接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比例很少,对整车厂的影响较小,但对中国零部件企业的挑战比较大。特朗普‘无差别关税’政策对通用汽车、福特、Stellantis影响比较大,他们在美国生产、销售的汽车,很多零部件都是中国企业在加拿大、墨西哥生产的。”陆盛贇分析。

实际上,去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市场遇到关税阻击后,已加速着手布局海外基地。曾在罗兰贝格工作,在中国提供咨询服务的人士告诉记者:“最近,大众汽车在向国内(中国车企)推销他们的德国工厂(产能放空的)。”

与一些车企不同,零跑采用轻资产模式“出海”。除了欧洲市场以外,奇瑞、长城、长安、上汽等中国自主品牌通过自建或收购的方式,已在海外多个地区布局了生产基地,进行本土化运营。

除了在海外市场投资建厂之外,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建议,中国车企进行“技术出海”。

“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技术、智驾技术上领先外国厂商‘一个身位’,在这类技术上可以进行授权,像是零跑就提过‘零跑不仅是整车制造商,还会是核心技术输出公司’。”陆盛贇表示。

目前,“技术出海”较典型的中国车企是小鹏、零跑。小鹏、大众汽车基于各自核心竞争力和小鹏的G9车型平台、智能座舱,以及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共同开发B级电动汽车。Stellantis利用零跑的技术在全球其他地区生产和销售产品。

“欧盟希望来自中国的汽车产业投资,但是也有很多顾虑。”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秘书长孙晓红指出,“希望中国电动汽车去,但是不希望快速做大;希望通过产业投资增加就业、带来技术转移,但是不希望在当地成为主导。”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谈及中国品牌“出海”时,提醒道:“中国汽车公司在海外是做客的,不能反客为主。”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