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1/202501243db7f5030356427e9a18a6198298474d.jpg
1月13日,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全年出口量达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进一步巩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地位。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25-01/26/024619.html

等待处理…

中国车企出海“闯”欧洲:土耳其能否成为破局密码?

本报记者 李修惠
2025/1/26

1月13日,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全年出口量达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进一步巩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地位。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背后,中国的纯电动汽车正遭受欧盟、美国等多个海外市场的高额关税壁垒,出海之路荆棘遍布。

与销量战报同时传来的,还有奇瑞与上汽将在土耳其投资建厂的各种非官方消息。面对欧盟高举的关税大棒,土耳其能成为中国车企驶向欧洲的破局密码吗?

“中间走廊”撬动欧洲汽车市场

作为亚欧大陆的“中间走廊”,土耳其拥有成熟的汽车工业,处于与欧盟的关税同盟。土耳其汽车市场说大不大,年销量在100万辆左右,在欧洲排名第六。

“我们不能光看土耳其本地市场,也要看到它的杠杆市场。土耳其离欧洲、北非、中国都很近,是天然的贸易桥梁。企业可以通过土耳其撬动更大的市场,获取更大的价值。”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出海律师侯朝辉在实地考察土耳其市场后总结道。

土耳其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之一,汽车年产量基本上保持在130万辆以上。2024年前10个月,土耳其汽车出口82.6万辆。其中,最大的出口市场是欧盟,占比83%。同时,土耳其也是欧盟第二大机动车进口来源国,占欧盟所有车辆进口的16%。

虽然没有拿得出手的本土汽车品牌,但当地政府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汽车产业的发展。“土耳其没有自然资源,要推动经济增长,就必须在出口导向型制造业中表现出色。”国际金融公司(IFC)土耳其国家经理Arnaud Dupoizat说。

尽管土耳其在传统汽车工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带来了新的挑战。IFC的研究结果显示,土耳其300家大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仍有70%尚未拥有为新能源汽车配套零部件的能力。

对于汽车的电气化转型趋势,土耳其政府相当重视,一方面大兴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在政策上恩威并施,极力吸引海外企业投资其新能源汽车产业。

据土耳其《经济报》报道,中国进口汽车在土耳其的市占率大约为10%,出于保护本国汽车产业的目的,2024年6月,土耳其贸易部宣布对中国汽车增加40%的关税,即每辆来自中国的汽车将额外加征至少7000美元关税,意在给中国车企增加压力,发出在土耳其投资生产的信号。

土耳其政府官员也不遗余力地为当地汽车工业吆喝。2023年9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与特斯拉CEO马斯克会面时,邀请马斯克在土耳其建立特斯拉工厂;2023年12月,土耳其工业部长法提赫·卡西尔访问中国时,一口气跑了8个城市,与广汽、奇瑞、比亚迪、极氪、上汽、孚能科技和华为等多家企业进行会谈。

比亚迪建厂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

2024年以来,中国车企在土耳其的销量开始快速增长。奇瑞、MG、比亚迪、零跑等在当地均有销售,目前在当地市场的总体份额并不高,在5%-10%之间浮动。

比亚迪是率先接下土耳其“橄榄枝”的中国汽车企业。

2024年7月,比亚迪在土耳其投资约10亿美元建立年产15万辆汽车的工厂和研发中心,工厂计划于2026年年底投产。

当年同月,土耳其政府发布公告称,在土耳其投资设厂的汽车厂商将享受投资鼓励政策,只需缴纳10%关税。除了享受低关税,比亚迪还能获得2.25万辆纯电动汽车免税优惠等其他利好政策。比亚迪在土耳其的大动作,也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吸引其他中国车企到当地投资建厂。很多外媒分析称,选择在土耳其投资建厂,是中国汽车企业向欧盟抗争的方式之一。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土耳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意味着当地的贸易极易受到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土耳其商务部、农业部、海关前副部长Fatih Metin举了一个例子:“全球最大的机场已在伊斯坦布尔竣工,从土耳其出发朝任意方向飞行4个小时,能抵达56个国家,这些国家占全球贸易总量的60%。但无论是俄乌、中东还是欧洲发生问题,我们都会受到影响,但土耳其是一个习惯在逆境中保持强大的国家。”

大众汽车集团与特斯拉也正是因为看到了风险点,相继搁置了在土耳其的建厂计划。中国车企利用土耳其破局欧洲关税困境后,能否进一步做强,还需要在逆境中保持强大的能力。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