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4/12/202412131e150b3270944610a1e36579d8a3b71f.jpg
1979年3月21日,第一机械工业部组团,由副部长饶斌带队,为上海的轿车引进,造访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但是,通用汽车的决策机构认为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24-12/15/023522.html

等待处理…

上汽大众:摸着石头过河

2024/12/15

1979年3月21日,第一机械工业部组团,由副部长饶斌带队,为上海的轿车引进,造访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但是,通用汽车的决策机构认为,中国还不需要轿车,也没有生产的条件,特别是零配件的工业基础太差,否定了与中国尝试合作的建议。

随后,饶斌率团几乎走遍了世界上所有大型汽车公司。只有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集团,属于极少数对上海项目感兴趣的生产商之一。

饶斌拿了一个主意,“搞合资”。当时,合资在汽车行业还没有先例,中汽公司写了一份报告,绕过必然撞墙的正规渠道,通过邓小平的秘书王瑞林送到邓小平手中。1982年6月,邓小平在中汽公司的报告中明确批示:“轿车可以合资。”

1983年4月11日,首辆桑塔纳驶下流水线

1984年10月10日,上汽大众合营合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

大众汽车的中国“桥头堡”

同样是在1982年,独具战略眼光的大众汽车集团新任董事长哈恩博士,及时捕捉到中国汽车业的变化。自1982年起,在饶斌和哈恩的共同“导演”下,上海和大众汽车的往来再次热络起来,确定当年在安亭尝试性组装500辆桑塔纳轿车。

大众汽车和上海的合资谈判可谓“旷日持久”,前后进行了6年。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相应的法律法规、机构尚在初创,谈判的过程,对在中国建立和完善一个对外开放体系产生了推动作用。

建立一家合资企业,进口设备、引进技术、外籍员工的工资、进口的轿车散件都需要硬通货来支付,而当时的中国,外汇是最稀缺的财富。20世纪80年代,与外商合资没有先例,难以企及的外汇平衡要求,足以使这个襁褓中的项目在审批中面临夭折。

大众汽车所做的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举措是,出示一份报价(可以视为一个承诺),拟议在上海建立大众发动机厂,产量是国内配套需求的3倍,多余的发动机出口,供应大众汽车其他企业,这样外汇将源源不断地回流。以此为契机,上海和大众汽车的合资企业终于迈过“外汇收支平衡”这一道至关重要的审批门槛。

中国汽车合资企业沿用至今,并被政策固化下来的50∶50股比,也是大众汽车和上海在合资合同中最早提出的。哈恩后来对我说:“股比50∶50是基于这样一个考虑:中国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中国。50∶50是最平等的一个比例,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有助于双方的平等交流。”

1984年10月10日,上海与大众汽车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了合资合同。两天后,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奠基典礼在上海安亭举行,正在访华的德国总理科尔和中国副总理李鹏亲自挥铲,为合资公司奠基。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上汽大众第二任总经理王荣钧接任后,遇到的最大压力,就是桑塔纳轿车国产化进程太慢。按照合同,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零部件必须送到沃尔夫斯堡,由德国的大众汽车进行技术认证。而上汽大众的第一批零部件配套厂多是上海的弄堂小厂,要达到大众汽车的标准谈何容易。CKD(散件组装)搞了两年多时间,国产化率只有2.7%,一辆上汽大众生产的桑塔纳轿车只有车轮、收录机和天线是国产的。

达到全球汽车业技术塔尖的大众汽车标准,对于上汽大众来说是一场脱胎换骨的过程。过去生产方向盘,测试指标只有6个,而桑塔纳的方向盘测试指标竟有100多个。

开始时,试制的样品一次又一次地被退货。所有企业无一例外地骂德国人“刻板,不灵活”“故意刁难”。上海、北京、南京、湖北、吉林、贵州的上百家零部件工厂面对无数次失败、退货,日日夜夜地试验、攻关。一些工厂还成立了“特区车间”,工人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后才能上岗。

当时为了让配套零部件厂达到德国标准,大众汽车集团组织退休专家来到中国。这些专家不要工资,前后陆续来了上百人,帮助解决了大量技术和管理问题,对加速桑塔纳国产化起了不小的作用。

大众汽车认可一个零件,从考察工厂设备开始到验收通过,要经过18道程序。光是试制样品就要选送三次:第一次叫首件样品;通过后,再送工装样品;最后是在生产线上制造的批量生产样品。

那些经过一场痛苦拼搏,“脱了一层皮”,终于获得大众汽车认可的零部件工厂,普遍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其他整车厂纷纷主动上门订货,而且“一律免检”。

20世纪90年代初,上汽大众的桑塔纳年产量突破10万辆,国产化率达到90%的时候,上汽大众及其零部件国产化联合体都有一种“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欣慰。

1991年春天,邓小平来到上汽大众,看着一辆辆簇新闪亮的桑塔纳从电脑控制的生产线上开下来,他无限感慨地说:“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们生产汽车还会用锤子敲敲打打。现在大不相同了,这是质的变化!”(摘编自《中国轿车史:四十年亲历》,作者:李安定)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