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4/12/2024120653fa5cf7f04e4a54b5822c402b5adcd1.jpg
车内的超宽大屏、零重力座椅、后排可变“大床房”……竞争激烈的当下,这些配置在量产车上越来越多,智能座舱似乎已经“卷无可卷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24-12/08/023084.html

等待处理…

揭秘延锋XiM25智能座舱“黑科技”

本报记者 阮希琼
2024/12/8

车内的超宽大屏、零重力座椅、后排可变“大床房”……竞争激烈的当下,这些配置在量产车上越来越多,智能座舱似乎已经“卷无可卷”。突破口在哪里?或许在延锋最新发布的XiM25智能座舱中,我们能找到答案。

“XiM25不是概念车,而是延锋真正地瞄准下一代汽车研发的。我们所有的创新都是下一代可量产的。”延锋国际首席技术官、技术中心总经理倪嘉文强调说。

一年一车,随时量产

走进XiM25智能座舱,吸引眼球的是可以在天幕上来回滑动的屏幕。长滑轨技术让车内空间更加多变,这次延锋将长滑轨技术用于屏幕,1520mm的超长滑动距离能覆盖整个车顶,让屏幕自由在前后排滑动,还能调节屏幕角度,实现前后58.5°旋转。

不仅如此,这个超大的屏幕还能左右分区,联动座椅上的头枕音响,主副驾就能有独立的影音空间,堪比头等舱。当它来到后排,把后排座椅往后调节,隐藏在下面的腿托升起,联合中央扶手上的操控面板,就能跷着腿和朋友一起打游戏。

这样既独立又共享的设计理念,源自延锋对如今Z世代人群需求的洞察。“他们追求公平的权利,所以在我们的车里,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微空间。同时,当他们与他人互动时,又会有非常高质量的链接。”延锋国际技术中心造型设计总监杨帆介绍说。

横跨两个A柱的超宽屏幕,并不是传统的电子屏幕,而是抬头显示,但比传统的抬头显示高清得多,图像仿佛悬浮在远方,投影在了视线最舒适的位置。这么做的好处是,平时我们开车看屏幕,视线是需要远近来回切换的,现在有了这个屏幕,就没有这个烦恼了。

来到后排,后排座椅可以一键变成一个“大床房”。虽然现在“大床房”不稀奇,不过市场上已量产的产品往往因为不平整、不够高,用户还要自己再铺设垫子。但XiM25不用,延锋在座椅表面和发泡之间填充了超柔软PES丝绵的悬浮层。此时,长滑轨上的屏幕收回滑动至“床”的上方,点亮屏幕,就变成了一个吸顶灯。

XiM25座舱内无处不充满着这样的巧思和动人的细节。中央触控屏十分神奇,它能够辨别是主驾还是副驾在操控它,而且不是靠位置来区分的。坐在副驾驶座椅上调节温度,记者故意错位操控,结果调节的还是副驾空调。

“现在,延锋智能座舱展车做到了‘一年一车’,这是为了让我们的创新节奏赶上当前消费电子的更新节奏。”倪嘉文表示,“它已经成为我们内部创新的驱动力。背后有延锋4000多名研发人员的群策群力,各个团队都抢着把自己的创新放上展车。”

这样的创新能力以及迅速将创新技术投入应用的能力,正是延锋面对市场内卷,保持竞争优势的底气所在。

瞄准“上车体” 进一步跨界集成

过去,人们认为座舱里有大屏、语音、手势就是智能座舱了,但是延锋第一个把多场景纳入智能座舱的范畴。在延锋的带领下,长滑轨、零重力座椅等新技术迅速投入市场。“延锋从来没有趋同过,但延锋一定会引领智能座舱下一个趋同。”倪嘉文表示。在智能座舱配置趋同的当下,延锋十分有信心引领下一代智能座舱技术的变革,成为破局者。

随着汽车应用场景的融合,产品也在逐步融合。比如,内饰已不单单是纯粹的内饰,内饰有灯、出风口、开关、触控;座椅也不单单是纯粹的座椅,座椅会和扶手联动,各种场景需要座椅配合。顺应这样的趋势,5年前,延锋开始剥离合资企业,把所有的技术中心合并,造就了如今拥有4000多名研发人员的国际技术中心,目的就是跨越产品边界,要把所有产品技术开发集成在一起。

延锋的战略定位就是成为智能汽车“上车体”集成部件解决方案供应商。据介绍,现在部分造车新势力的策略是减少供应商,增加集成化,而智能座舱这一块,采购的就是延锋的整体解决方案。

目前,延锋旗下有6个事业部,分别做内饰、座椅、被动安全、座舱电子、车门及外饰。可以说,这些产品集合起来,就涵盖了整个座舱。“结构件、灯光、电子、域控、安全、舒适性……我们有能力把所有的点融合起来,这就是延锋的优势。”倪嘉文说。

未来,随着舱驾融合趋势的到来,集成化将更加深入,这也为延锋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上篇:没有了
下篇:宝骏云海获车载语音助手A级认证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