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4/6/2024061429bbae2772e04122873c52a1082e19bb.jpg
进入2024年以来,车圈寒气弥漫,价格战打得停不下来。车企如此,供应链企业不想被OUT,就必须卷起来。 电气化供应链卷出新花样 “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24-06/16/019446.html

等待处理…

汽车新供应链,在“卷”什么?

2024/6/16

进入2024年以来,车圈寒气弥漫,价格战打得停不下来。

车企如此,供应链企业不想被OUT,就必须卷起来。

电气化供应链卷出新花样

“从电气化供应链来看,无论是‘三电’、高压部件还是热管理部件,国产化程度都非常高,而且性价比优势强。”在近期举办的一场沙龙活动中,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如是说。车企在电气化方面的布局也非常深入。头部车企(如比亚迪、特斯拉)凭借垂直产业链优势成为行业“领头羊”,其他车企纷纷效仿,加强“三电”领域的布局,不断提升核心零部件的自研自产比例。

当然,这一过程是有选择性的。目前来看,车企倾向于加速动力电池、电驱动的自研自制,车载电源则以第三方供应为主,因为当前这一模式更具性价比。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如今动力电池多供趋势明显,尤其是自主品牌车企,目前普遍引入多家供应商。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动力电池朝着高倍率方向发展。不仅如此,一些电池厂商已剑指6C。值得注意的是,应用于插电混动及增程式混动的快充电池成为新的热点。

半固态电池迎来小批量量产上车。至于全固态电池,也不断传来利好消息。鉴于全固态电池对生产工艺、核心材料等要求比较高,商业化仍然不会太快。

在电驱动板块,低油耗、高性能和低成本的混动系统技术不断迭代。盖世汽车注意到,上汽通用、上汽大通、长安、吉利等车企均推出了新一代插混动力系统。与此同时,围绕电驱动系统高压、高效、高速,以及高功率密度等发展趋势,各大主机厂和第三方供应商围绕电驱系统的结构和材料进行革新,800V、SiC、多合一、高转速、油冷等技术加快应用,“高性能、高集成、轻量化”的量产产品越来越丰富。

智驾、智舱比拼进入新维度

电动化上半场尚未结束,智能化下半场却早已开启。

从整体市场来看,L2级已成为主要驾驶辅助方案。盖世汽车研究院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L2级及以上智能驾驶装机量已达194万套,渗透率达到43%。

具体从功能来看,ACC+LCC、TJP(交通拥堵自动驾驶系统)功能目前应用比较多,是主流方案。另外,领航辅助功能(NOA)渗透率增速明显,已经突破5%。“今年,NOA装配量可能会实现翻倍式增长。”目前,城市NOA正在加速实现应用。分析师表示,随着搭载领航功能车型逐渐下探到15万元左右的价格区间。

聚焦供应链,本土ADAS供应链正在崛起。“除了特斯拉,我们现在的国产化程度非常高。”分析师指出。具体来看,在智能驾驶域控、激光雷达、智驾芯片等领域,国内供应商处于领先地位。而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领域,也开始国内企业获得规模化配套发展。

另外,盖世汽车注意到,国内Tier1厂商纷纷推出高性价比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随着端到端特斯拉FSD入华,未来智能驾驶将直接进入一个新的竞争维度:比拼的核心将变成算力和数据。

除了智能驾驶之外,智能座舱正迎来爆发式增长,配置渗透率增长明显。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座舱内的语音交互、车联网的渗透率均超过80%,中控屏渗透率已超过90%。从供应链来看,除了座舱域控高端芯片外,目前国内座舱核心产品供应链相对成熟,特别是近几年兴起的HUD、DMS、OTA技术等。除此之外,车载显示多元化技术解决方案不断推向市场,电子后视镜开始规模化上车,3D HMI成为设计趋势……诸如此类的技术革新,正在共同驱动座舱体验更具主动性、个性化及情感化。(摘选自盖世汽车网)

上篇:没有了
下篇:京东汽车发力汽车后市场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