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里,但凡提到“插混”,人们的脑海中浮现的都是“比亚迪吃肉,其他自主品牌车企喝汤,合资车企喝西北风”的画面。
只是早些时候,插混车成本偏高、总体销量低,卖得不好对合资车企来说,可能不算坏消息。但是,当比亚迪借助插混车在中国市场发起“电比油低”攻势,逼得合资车企的燃油车基本盘也快要“喝西北风”时,合资车企终于坐不住了。
今年3月初,上汽通用总经理庄菁雄在合作伙伴大会上放出狠话:上汽通用全新一代智电插混要做“合资最强插混”。在上汽通用之前,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等合资企业已经宣布加大PHEV的投入,在中国本土研发全新的PHEV产品。
在近期召开的投资人沟通会上,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即将推出的第五代DM系统馈电油耗为2.9L/100km,满油满电状态综合续航里程达到2000公里。他还信誓旦旦地表示,“未来三到五年内,合资车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会从现在的40%降至10%。”
这种给友商判死缓的言论虽然有些杀人诛心,但的确给合资车企敲响了警钟:当刀片电池、DM-i这样的技术标签已经抢占了客户心智时,姗姗来迟的合资品牌混动车要如何后来居上?
一次过于先进的失败
国外车企并不是不会造插混车,反而一度非常激进地进行先进插混的开拓。欧美车企最具代表性的插混车型,就始于一场过于先进的技术试验。
2005年,在EV1纯电项目遭受惨败后,不死心的通用汽车决心重启电气化项目。当时,丰田依靠普锐斯在美国成为环保典型,刚成立不久的特斯拉正在打造纯电跑车roadster。在新项目上,通用汽车决心寻回电动化先锋的荣耀:重新发明汽车的动力系统,推出一款代号为“iCar”的车型。
在2007年年底举行的底特律车展上,“iCar”以可量产概念车“Volt”为名面世,集成了通用汽车在电动化上所有可量产的技术结晶:它搭载了一块16度电的大型锂离子电池包(当时,其他车企用的都是几度电的镍氢或铅酸电池),以及一套行星齿轮调节的“P1+P3”架构的功率分流DHT。前者是为了让用户有足够的电量进行纯电驾驶,后者则是保证电池亏电时,车辆的驾驶体验也无限接近纯电动车。
这种以纯电为主的思路,让Volt与当时市面上所有的新能源汽车都不同。
当时,车企造新能源汽车的普遍思路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利用变速机构与电机调节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以实现最优的油耗表现,典型代表就是普锐斯。而通用汽车设计了一种近似增程的功率分流DHT。这套系统基本上靠电力驱动,在极少数工况发动机介入直驱。电池亏电时,内燃机启动,为电机发电,但由于功率分流系统的存在,又避免了增程车亏电高油耗的缺点。
但是,先进的技术并不意味着必然带来可观的销量,通用汽车遭遇了EV1之后的又一次市场暴击:
2011年,通用汽车Volt仅仅销售了0.76万辆;2012年,卖出了2.3万辆,还不到丰田普锐斯在北美地区一个月的销量。相比普锐斯,虽然通用汽车当时在技术上做出了差异化,但并没有解决复杂技术带来的成本问题。16度电的锂离子电池加上一套复杂的三离合功率分流系统产生的成本,使Volt在起售价上比普锐斯高出近1万美元。
从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阶段来看,通用Volt可以总结为一次“过于先进的失败”。
当一项技术领先10年推向市场,通用汽车面临着供应链基础差、市场认知度低等诸多难题。2019年,通用汽车决定停产Volt。
被发扬光大的“大电池+DHT”
Volt面世10年后,几乎没有一家车企再次尝试“大电池+DHT”,丰田、本田分别以THS和i-MMD引领油电混动(HEV)市场;欧洲车企在既不愿放弃内燃机和变速箱优势,又要满足环保标准的情况下,鼓捣出了P2并联构型的PHEV,但因性能取向,亏电状态的高油耗和弱动力注定使其难以成为市场主流,销量长期弱于HEV。
由此也衍生出一个“共识”:混动车只有“两田”和其他品牌。
不过,中国的混动车市场受到补贴驱动,呈现出另一番景象。由于HEV在中国既不能上绿牌,也无法享受购置税减免,“两田”的HEV在中国市场没有魔力。中国车企更倾向于PHEV,早期在技术上大部分跟随欧洲走P2并联路线。P2构型并联PHEV虽然在动力储备上有一定的优势,但问题在于,混动车型的两大关键目标,即省油和平顺驾驶体验完成得不够好。
直到2021年,插混车型在中国才真正迎来走向市场的契机。随着海外串并联混动专利到期,以及对补贴退坡后插混车市场增长的预判,大量自主品牌车企在这一年转向了纯电驱动能力更强,构型更具优势的“大电池+串并联DHT”路线。
串并联DHT的主要局限性在于高度依赖电驱,对电池容量、充放电倍率,以及电机功率都有较高要求,通用汽车Volt就曾面临电池成本过高的问题。但在自主品牌车企押注时,中国的产业环境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以占成本大头的动力电池为例,度电成本在通用汽车Volt时代一度高达900美元,但在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的度电成本大约为111美元,是全球的成本洼地,即使经历了碳酸锂价格暴涨,中国插混车市场也没有过多受到冲击。
在产业环境为“大电池+DHT”提供可能后,2021-2023年,中国市场插混车销量完成“三级跳”,从47万辆增长至233万辆,销量增速连续三年超越纯电动车,大有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主增量的势头。尤其在2023年,随着碳酸锂价格跌回10万元/吨以下,比亚迪等车企喊出“油电同价”后,这种势头变得更加明显。
能否把握住“大电池+DHT”的技术趋势,成了自主品牌与海外车企插混车销量的分水岭。
2020年,全球插混车市场销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德系的大众、奔驰与宝马;但从2021年开始,掌握了DHT密码,开始密集推出新车的中国车企插混车销量大幅上涨;2023年,比亚迪一家车企卖出的插混车数量占据全球插混车市场份额近四成。
合资车企的放权与追赶
合资品牌要如何后来居上?照搬国外的技术架构显然行不通,因地制宜,让中方主导技术架构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去年10月,东风日产宣布,全新PHEV将由东风日产技术中心负责开发;上汽通用、一汽-大众等合资车企也分别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宣布由中国团队主导PHEV项目。
合资车企之所以在驱动系统如此核心的技术上大规模放权,一是大部分海外车企对串并联插混并不熟悉,日本与美国车企主攻功率分流的HEV,欧洲车企在P2插混上一条道走到黑,寄希望海外总部在短期内推出有竞争力的串并联插混车型不现实。二是海外车企研发周期长,新车项目动辄需要三四年时间才能量产,同样在2023年立项,由海外车企主导的DHT PHEV很有可能要到2027年左右才能上市。但是,中国车企通常能将这一周期压缩至两年以内。在此背景下,合资车企纷纷选择将指挥部建在听得见“炮火”的地方,要追赶已经在串并联DHT上超车三年的中国车企。
但是,如果只是放权和转变技术路线,想追上中国一线新能源车企依然难度不小。因为采用何种驱动技术,只是一款车成为爆款的必要非充分条件。DHT插混只能看作发给所有车企的参考答案,一款插混车是否畅销,最终还是要看不同车企“答题”时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去年东风日产启辰推出的“启辰大V DDi超混动”,去年7月上市至今,销量约1.5万辆,与自主品牌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对于比亚迪在插混车销量上的领先,有行业人士认为:“中国插混车竞争的核心就是成本。”这正是比亚迪的强项,对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以及DM-i单挡构型的低成本,共同构成了比亚迪的竞争力。但是,也有人认为产品的博弈并非终极博弈,合资车企在中国的研发体系和供应链并不差,“产品力肯定没问题,但现在竞争力还与组织架构和营销体系有关,合资车企在这个过程中的改革力度至关重要。”(文章来源:远川汽车评论 作者: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