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周,有关汽车零部件行业裁员的消息越来越多。不过,如今一个稍显诡异的现象是:从公布的几家零部件头部企业的业绩来看,利润都存在飙升现象。即便是几家明确表示自己在度寒冬的企业,公布的利润也不算差。
部分企业利润飙升
从目前几家跨国零部件巨头已经公布业绩的来看,大多实现利润同比飙升。如佛瑞亚(FORVIA)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销售额达到272亿欧元,同比增长14%;营业利润为14.39亿欧元,同比大涨35.7%。再如,麦格纳国际公布了2023年全年的财务业绩。销售额为428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为12亿美元,同比暴增104.8%。伟世通公司在2月20日表示,如果排除税收优惠的影响,2023年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
近日,裁员声浪较大的博世集团表示,2023财年达成业务目标。博世集团2023年销售额达到916亿欧元,调整汇率影响后增长8%;息税前利润率为5%,同比去年实现小幅增长。
从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业绩情况来看,2023年,随着新车市场整体增长,发动机、轮胎等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获得了业绩增长,但更多的传统零部件企业业绩不佳。与传统零部件企业相比,域控制器、激光雷达等增量零部件行业普遍实现了更快的增速,以及更高的利润水平。
聚焦新赛道、新业务
目前,汽车零部件企业普遍踏入智能电动赛道,以寻找新的营收增长点。
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表示,智能出行业务是博世集团在华业务的主要增长动力。博格华纳预期2024年电动车产品的销售额将从2023年的约20亿美元增长到25亿至28亿美元,预期增长25%至40%。
高工智能汽车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座舱域控制器交付117.67万辆,同比增长67.98%,渗透率达12.7%,较2022年提升4个百分点。
除了域控制器,智能电动汽车其他增量零部件在2023年普遍实现了产销快速增长。其中,激光雷达虽然尚无行业整体数据,但多家头部企业在2023年轻松实现了远超2022年的交付量。例如,禾赛科技2023年第二季度交付量为4.56万台,同比翻了27倍。
合并、降本、更多现金管理
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似乎把更多精力花在了业务整合和管理中。譬如,大陆集团采取一系列降本措施,计划从2025年起每年降低4亿欧元成本,缩减行政结构、层级和复杂性,简化决策流程。大陆集团称,调整后财务目标在短期内利润率达到8%至11%。
由于2023年第三和第四季度某些客户因UAW罢工,导致汽车产量下降,麦格纳销售额因此减少了约3.25亿美元。不过,新项目的启动和并购部分抵消了这一影响,包括卓越运营和成本措施带来的利润率提高,以及生产率和效率的提高,再加上之前运营效率偏低的工厂成本降低。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佛瑞亚与海拉的合并步伐加快,2023年年底,双方产生的成本协同效应累计达1.9亿欧元,超过了最初计划。
与跨国巨头不同,国内众多零部件企业的海外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方向,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跟随主机厂客户的出海步伐,开始积极在海外建厂配套。(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