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是全球发展潮流趋势。第六届进博会上,绿色技术与产品成为各大车企参展商推介的重点和亮点。
今年10月1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开启试运行,过渡期至2025年12月31日。这意味着全球首个“碳关税”将在2026年正式到来。降碳要求在即,在未来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全球车企面临巨大的绿色转型压力。
来自欧洲的车企率先做出反应。沃尔沃表示,将通过使用绿色能源、生物质碳捕集、采用循环材料三大途径来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在本次进博会的展台上,沃尔沃公开了其目前正在进行的竹原纤维研究。该技术希望利用中国本土的优势植物——竹子,提炼出竹原纤维,用作汽车内饰纺织面料。
传统零部件企业的转型
车企的变化,零部件企业最为敏感。为助力汽车行业的绿色发展,博世正用科技赋能氢能全价值链。进博会期间,博世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展示包括高性能电堆测试台在内的氢燃料电池应用解决方案,分享自身开发供给端的氢能技术。在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今年年初,博世首条高产量膜电极生产线在无锡投产;3月,博世与无锡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氢燃料电池关键部件本土化开发和商业化应用;目前,博世和中邮物流协力打造的首批氢能源货车已在无锡开始示范运行,助力当地实现绿色零碳物流。11月初,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新工厂投入使用,该工厂配备了博世最大的甲类燃料电池(总成)研发中心,加速推动氢能技术的产业化。
连续六年参展的伟巴斯特带来了一款智能玻璃车顶,能实现太阳能发电功能,所获得的电能为电池包充电,不仅能增加车辆续航里程,还能为电加热器及车内空调等其他电器供电,使车内环境更加舒适。伟巴斯特中国在年初制订了“深耕中国”战略,计划加大对车顶系统和新能源业务的投资,继续巩固和提升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份额。
材料:轻量化低碳可回收
作为材料专长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科德宝带来了30余款核心部件参展。其中,在本届进博会上首发的100%长丝可回收汽车底护板能够大幅减轻车身下方重量,减少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时,经过测试,该底护板可抗击石头撞击和火情,还能减弱汽车内部产生的噪声,并是一款完全可回收的新产品。
开启第三次进博会之旅的科思创,将今年的主题定为“开创净零新境”。根据此前公布的减排目标,科思创计划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减少60%至220万吨;到2035年,实现自身生产直接排放和外购能源产生排放的净零排放。11月7日,高合-科思创联合实验室揭牌,双方将致力于循环低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米其林在本届进博会上进行了63%可持续材料轮胎的亚洲首发。据介绍,这款轮胎使用的可持续材料包括天然橡胶、废旧轮胎中回收提取的炭黑、废钢中回收的钢材,以及橙皮、柠檬皮、松香和葵花籽油提取物。米其林的目标是到2050年,所有轮胎100%使用生物基、可再生及可回收的可持续材料生产。
这次参加进博会,HRC带来了全碳纤维车身、热塑性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碳纤维储氢系统等多个领域最新产品。据介绍,目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更轻量、更环保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
以技术发展推动产业净零排放
全球高性能半导体技术领先提供商ADI今年首次亮相进博会,以“激活边缘智能,共建数字中国”为主题,集中展示了20余款先进创新的半导体解决方案。其中,无线电池管理系统(wBMS)是业内首个用于量产电动汽车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省去了传统线束,让电池包设计更加灵活。此外,它有助于更快、更经济地拆卸电池包,进而顺利实现电池梯次利用和回收应用。在展台上,ADI还举行了“绿色新动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主题圆桌论坛,ADI高管联合行业专家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合作伙伴围绕电池、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作为智能制造的引领者,第三次参展进博会的罗克韦尔自动化将SEEE(安全、节能、环保、高效)可持续发展观全面贯彻于智能制造,展示了灯塔工厂咨询、Rockii Net-Zero净零解决方案、Rockii ESG联盟等生态建设成果。罗克韦尔自动化积极助力中国本土制造业打造注重可持续的灯塔工厂,共同迈向这类世界级行业标杆,并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创“净零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