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当前,汽车界有几大猜想:一是苹果造不造车?二是华为造不造车?三是小米到底什么时候能把车造出来?
本届上海车展上,这三大猜想中,有两个猜想基本有了答案。小米董事长雷军高调巡视了8家造车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展台。关于小米到底什么时候能把车造出来,我们认为就是下届车展。
关于华为造不造车,答案也已经明确。华为一再强调,自己不造车,是帮车企造车好车。华为到底在下一盘什么棋?本期《上车说》,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Q:目前,华为和车企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零部件供应模式、Huawei Inside模式(即HI模式),以及智选车模式。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些模式吧。
上车说:第一种零部件供应模式就是向车企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比如,华为还能提供电驱、电控及热管理等产品。
第二种HI模式就是为车企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采用这种模式的车型,需要“强绑定”华为的一整套智能产品,目前的案例包括华为与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合作等。
第三种智选车模式虽然不用“强绑定”华为的一整套智能产品,但华为会参与到汽车产品设计、产品体验、产品营销、产品渠道、零售营销等各个方面,案例包括与塞力斯合作的问界。
Q:去年,问界用9个月时间销售了7.5万余辆车。相较之下,采用HI模式的极狐和阿维塔表现不怎么样。北汽极狐全年销量大约为1.2万辆。截至今年 4 月 5 日,阿维塔也只交付了6000辆。HI模式为什么会受困?
上车说:华为第一次亮相车展是在2019年举办的上海车展,当时华为就明确表示,华为不造车,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那时,华为主要以HI模式与车厂合作。他们雄心勃勃,一心想要借助电动化、智能化的机遇,将华为打造成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和大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首先,华为一上来就希望车企用其整个架构,这是很难的。这种大包大揽的做法,整车厂当然会有所顾忌,怕被华为牵着鼻子走。后来,华为自己也承认,在中国车企中,理想、蔚来等造车新势力有自己的追求,不会向华为采购;能选华为的一般是传统车企,其中怕失去灵魂的车企也不会选择华为。
此外,HI模式受困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一整套方案太贵了。利润不高的中低端车型无法承担这样的成本,而高端车型并不走量,无法形成商业闭环。
在HI模式起色不佳的时候,余承东接管了华为的车BU。他看得很清楚,会选择华为HI方案的,是那些原本不被看好的二三线传统车企,这些车企的品牌、渠道、零售、设计、体验都不行。这就诞生了第三种模式,即智选模式。智选模式弥补了这些车企另一个薄弱的环节:渠道和营销能力。把车卖出去,才能形成商业闭环。
Q:那么,华为会放弃HI模式,全部转向智选车模式吗?
上车说:华为正在将HI模式不断融入智选车模式,比如车展上发布的问界M5智驾版就是这一新思路下的产物。此前,问界M5在智能驾驶系统方面采用了博世的方案,泊车方面采用了纵目科技的方案。但是,这次问界M5开始搭载华最新发布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2.0了。
HI模式的弊端在于价格高。所以本届车展上,华为一直强调其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 2.0在降本上所做的工作。与采用HI模式的阿维塔11相比,问界M5智驾版所搭载的这套系统中,激光雷达数量从3个减少到了1个,算力要求也有所下降,硬件总成本也降低了一半。对于智能驾驶大规模落地,这种方案更为现实。
Q:不过,智选模式已经无限接近于自己造车了,如果再把HI模式融入进去,几乎等于自己造车。既然这样,那华为为什么不干脆自己造车呢?
上车说:因为整车制造是重资产投入的业务,跨过亏损期是需要打持久战的。事实上,造车新势力现在都是“越卖越亏”。“蔚小理”2022年都没有实现盈利,分别亏损了144.4亿元、91.4亿元、20.3亿元。
华为去年的销售收入达到6423亿元,同比增长仅0.8%;净利润为356亿元,同比下降68.7%。尚未从制裁中走出来的华为的确需要慎重,最重要的是稳健。
权衡下来,还是智选车模式更合适。在这个模式下,华为不仅能以供应商的身份赚到钱,在销量收入上也能“创收”。有媒体曝光,华为与赛力斯的收入分成大概是1:9。我们以一辆售价26万元左右的问界M5为例,每卖出一辆车,华为能拿到约2.6万元,而在这10%中,大约有2%是华为的技术授权费用,8%是渠道的经销费用。
Q:即便这样,智选车模式的营收也不多。华为在汽车板块已经累计投入了206亿元,2022年智选车营收仅为20.77亿元,而余承东对汽车板块的目标是最迟到2025年实现盈利。
上车说:所以,尽管嘴上很自信,实际上,余承东的压力很大。
特别是今年一开年,价格战开启,淘汰赛升级。在此影响下,今年开年头几个月,问界的销量比较拉胯。
1月,问界交付新车4475辆,环比下滑56%。2月,问界单月销量仅为3505辆,环比再度下滑21.8%,3月销量为3679辆,依然没有达到预期。
当时,余承东很着急,他急于要把问界打造成一个跨界合作的生态品牌,把市场做大,实现盈利。按照余承东的说法,后续奇瑞、江淮等车企很快会加入智选模式。也就是说,今后还会有奇瑞问界、江淮问界。如果这些新车都采用不同的品牌,那么华为的营销和服务体系就会很复杂,因此才希望用“HUAWEI问界”这个统一的品牌。
但没想到的是,这又引发了外界对于华为造车的猜想。华为想要让更多整车厂选择自己,除了证明自己的智能驾驶方案的确高人一筹以外,华为还需让合作方相信,它不会自己造车,也不会卡对方脖子。所以,华为再次重申不造车,有效期更新为5年。
既要保持中立,让车厂选择自己,又要有极大的野心,参与到各大车厂的车型设计、营销等各个环节。有一种“既要又要”“既当又立”的感觉,进退两难。
但随着淘汰赛的升级,留给华为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