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车产业整体下行,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却远超预期。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60万辆,同比增长1.2倍,占全球市场份额近60%,发展速度和市场规模继续引领全球。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何以实现高速增长?发展遇到了哪些瓶颈?近日,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专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解答。
1.“智能+网联”:将“信息孤岛”变成“数字空间”
国是直通车:全球汽车产业整体下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够实现高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张进华:一方面,随着产业供给侧投入力度加大,企业电动化转型持续加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矩阵日益丰富,目前已基本包括各级别车型,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上半年,我国新上市新能源乘用车33款,在全部新上市乘用车型中占比接近60%。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不断提升。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比例已达到78%,即便是在非限购城市,个人消费比例也达到了70%。A00级新能源乘用车已基本实现全面电动化,B级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突破20%,其他级别车型的电动化转型进程持续提速。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进程持续提速,推动汽车逐渐由信息孤岛的交通工具,发展成为集出行、娱乐、服务等于一体的数字空间,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的数字化生活方式,以及对智能化、网联化功能的消费偏好。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领域已逐渐形成了相较于燃油汽车的竞争优势。举例而言,今年上半年,L2级驾驶辅助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达到了40%,比传统燃油汽车高出了近15个百分点。
2.氢能是商用车
电动化转型最主要的方向
国是直通车: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推广进程持续提速,而新能源商用车相对缓慢,您认为其中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张进华:商用车是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我国商用车保有量仅占汽车总量的12%,碳排放占比却已超过50%。商用车也是全面电动化转型的难点领域。重要原因在于商用车车型种类多、场景复杂,作为生产资料对成本更加敏感,电动化转型面临技术成熟度低、购置使用成本高、基础设施支撑不足等瓶颈问题,相关研发推广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明晰转型路径是当前推动商用车电动化转型和低碳发展最重要的工作。我个人认为,不同于乘用车的纯电动技术方向,氢能与燃料电池将是商用车电动化转型最主要的技术方向。
此外,建议以新能源商用车各车型应用场景为驱动和导向,从源头推动商用车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分场景的新能源商用车全栈式解决方案。
3.智能网联汽车:加快“从0到1”的商业化突破
国是直通车: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处于哪一阶段?您认为应如何进一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张进华: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处于全球“并跑”阶段。下一阶段,为进一步抢抓战略机遇期,引领汽车产业下半场,要借鉴新能源汽车发展经验,打造跨部委协同机制,协同推动车、路、云等关键环节统筹发展。
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从0到1”的商业化突破需求,自上而下,形成法律法规的系统性突破,打通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的法律法规全链条;构建国、行、团标协同的标准体系,以标准引领技术发展。
同时,鼓励开源开放,联合头部操作系统企业,选取共性、基础的部分进行开源,通过开源方式加速技术迭代,发挥行业联盟、科研机构等作用,联合整车、零部件、互联网、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共建开发和应用生态。
4.以“国产化替代”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国是直通车:近年来,原材料短缺、芯片供应不足等问题,给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带来严峻挑战,应如何应对?
张进华:我国汽车产业应从提高自主供给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针对车规级芯片,首先要推动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升级,实现从分布式架构向集中式架构转变,简化汽车电子电气系统,推动单车芯片需求由上百个低算力芯片精简为若干个高算力、全功能芯片。
其次要加快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先进制程工艺、晶圆制造技术、EDA软件等领域发展瓶颈,加速形成40nm以下车规级芯片制程工艺能力,建立自主、统一的车规级芯片测试评价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
此外还应支持自主整车企业与芯片企业加强战略合作,鼓励龙头自主整车企业先行先试国产芯片。
针对电池原材料,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是重中之重:要引导上游原材料企业加强资源勘探、开发、提炼相关技术的攻关力度。另外,汽车产业要通过对锂电池前沿基础问题深入研究,持续挖掘锂离子电池潜能,同时应加强新材料体系电池的前沿探索,加大无钴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
加速构建电池材料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同样不可忽略。必须做好原材料资源的本土化回收利用工作,特别是要进一步规范动力电池回收有关制度,同时引导企业加强动力电池再生利用技术创新及示范应用,探索相关政策激励机制。
国是直通车:当下,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您认为中国如何打造安全、高效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
张进华:一方面要攻克产业基础“卡脖子”技术,保障产业链安全可控。突破基础软件、基础元器件,以及高端制造和检测装备等基础共性瓶颈技术,专项攻关车控操作系统、车规级芯片、动力总成电控系统硬件、电喷系统等产业关键环节,打通产业链断点、堵点。另一方面要加快布局前瞻领域,巩固电动化核心优势、强化智能化引领能力。加快部署全固态电池、新一代动力电池、新型电机等下一代技术,巩固电动化发展优势,并充分利用中国汽车市场这一战略资源,培育新能源汽车与5G通信技术、高精定位、人机交互融合发展的中国自主研发能力。
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在新技术创新、新模式推广、新生态构建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文章来源:国是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