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毛爱华来说,“创新”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一个词汇。“它让我看到了更为多彩的世界。所有内饰都可触控;座舱千变万化,可以是会议室,也可以是电影院……”在她眼里,那是一个神奇的未来空间。
毛爱华现任延锋国际技术中心产品工程总监。曾经,她作为延锋座椅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带领团队共同创造了未来产品定义下的前瞻技术座椅,实现67个创新技术点的开发,获得13项发明专利。
在她的带领下,延锋座椅创新团队先后获得上海市巾帼文明岗、上汽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而毛爱华个人也荣膺2020年上汽集团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初见毛爱华,她笑得洒脱。“一旦认定方向,就坚持下去,不要惧怕外界的质疑。”这是她的创新态度。
转变的开始
在毛爱华的记忆中,2013年是难忘的一年。因为在那一年,她经历了职业生涯中第一个转折点。
这是延锋接到的一笔特殊订单——动车座椅。“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被任命为该项目负责人的毛爱华如此形容道。为什么动车座椅要采用这些材料?为什么动车座椅和汽车座椅的规范会有这些不同点?在研发道路上,一长串问题涌入了毛爱华的脑海,一场盘根究底的研发工作开始了。
“为了这项研发,我们甚至研究起了纺织业,从最基础的材料开始研究。”如今回想起来,这个项目使毛爱华和研发团队迈出了跨界创新的第一步。“创新,不仅要关注座椅,还要做一些跨领域的研究,包括材料、航空航天,甚至人工智能。”
这是毛爱华的转变,更是延锋的转变。
在做动车项目之前,延锋的座椅项目更多以低价跑量为主。动车项目的成功,让延锋认识到创新带来的溢价空间,是时候根据市场需求布局前瞻性技术了。
2014年5月,一支崭新的创新团队在延锋安道拓成立了。而突破动车座椅项目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毛爱华,也顺理成章成为延锋创新团队的牵头人。
“要更多地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市场到底需要什么?”这是毛爱华从一名项目研发工程师转变成创新团队领导者最大的感触。创新团队成立了,用户思维也在毛爱华和她的团队中生根发芽。
换个角度
创新,如果动作慢了,产品还没落地说不定就被更新的技术取代了;如果选取的技术太前瞻,市场又接受不了,无人埋单。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分寸,是摆在创新团队面前的一大难题。
在毛爱华的创新团队中,有一个“1/3原则”:每年团队有1/3的资源用来开发客户在短期内能够迅速落地的微创新项目,保证客户满意度;1/3的资源基于当前比较新颖的概念,开发未来2-5年内能够落地的创新项目;还有1/3的资源,基于对行业发展的远景展望,去创造5-10年后的前瞻技术,引导用户需求。
站在用户的角度,他们看得更远了。如今,延锋不少“正当红”的产品,正是当年创新布局埋下的种子。
她向记者提起了“长滑轨”项目。2016年,延锋首次以集成式开发思路,设计概念车模型。考虑到未来车内空间多样化的使用场景,毛爱华带领着创新团队设计出了“长滑轨”座椅:通过共享轨道,前排座椅可以滑向后排,甚至可以旋转,这在当年可是个新鲜事物。
虽然吸睛,但那时整车厂依然处于观望状态。“原因就在于长滑轨要求平地板。”毛爱华解释道,“对于传统燃油车的车身结构而言,平地板并不好做。但是,我们在设计之初就想到,未来一定是新能源汽车的时代,电池包平铺,使得平地板很容易实现,长滑轨一定有用武之地。”
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如今,这一产品已经在通用、大众等品牌车型中落地。更重要的是,他们向全世界展现了延锋的前瞻技术研发实力,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现在,我们已经和宝马等主机厂协同研发前瞻技术,甚至做得更超前,用前沿技术引导客户需求。”
坚持与放弃
创新的路,注定不平坦。毛爱华也曾在坚持与放弃之间彷徨过。
那是一个关于“石墨烯”技术研发的故事。由于石墨烯导热性能好,受热升温均匀,而且很轻薄,因此创新团队考虑把石墨烯应用于汽车座椅坐垫加热。但与传统的金属丝加热方案相比,石墨烯居高不下的成本让他们碰了一鼻子灰。
“成本太高了,客户不会埋单的。”“没必要再继续了,换个方向吧。”……外界的质疑声四起。可是,真的就这么放弃吗?毛爱华有些不甘心,她和团队始终没有放弃对石墨烯技术的探究,不断挖掘市场新机遇。
2018年,机遇来了。这一年,延锋开始筹备将各业务板块的技术研发力量整合起来,那是“一个延锋”战略的雏形。当边界被打破,跨界融合,新的“化学反应”便产生了。
毛爱华和团队发现,石墨烯或许能用在方向盘上。在智能网联趋势下,欧洲市场正将方向盘离手监测系统纳入汽车标准配置,而石墨烯对温度的敏感性使其可以检测到人手是否脱离方向盘。“目前,欧洲只有一家供应商能做离手监测,价格很高。而我们这个方案在成本上更具优势,同时还能兼顾方向盘加热,实现分时复用。”毛爱华说。如今,他们的创新方案已经有了意向客户。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是毛爱华的人生座右铭。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她和团队将一个又一个创新项目落地应用。在毛爱华看来,创新不仅需要激情和勇气,更需要坚持。
主动出击
2020年,随着“一个延锋”战略的提出,毛爱华又有了新的思考——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浪潮下,该如何将全球资源协同起来,建立起统一的专利管理平台。
这关乎着整个延锋的技术战略布局,更是一个由被动变为主动的过程。“过去,我们一般是有了想法并落地后,再去申请专利,更多地是为了保护自己。但主动则意味着,我们要观察全球技术动态,预见未来有哪些前瞻技术可以进行布局,申请专利。”毛爱华告诉记者。
经历了近两年时间,在毛爱华的牵头下,在她和团队一次又一次跨时差、跨地区的沟通后,延锋在中国、美国和欧洲的专利信息数据全部打通。“专利申请、签发,全部统一到系统平台上了,极大地推动了延锋在全球的协同创新。”毛爱华说。
从跟随者变成引领者,主动出击,布局未来。这是毛爱华的故事,更是延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