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0/11/20201113b8e5bd51b043488ea5351a94fdf3b13d.jpg
“吴春洋”,“到!”“刘季涛”,“到!”、“赵子博”,“到!”……“好,刚才点到名的底盘制动组同事参加双班生产第一批次,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20-11/15/009460.html

等待处理…

不负使命 奋斗有我

——上汽红岩底盘制动组团队攻克难关战斗在第一线

2020/11/13

“吴春洋”,“到!”

“刘季涛”,“到!”、

“赵子博”,“到!”

……

“好,刚才点到名的底盘制动组同事参加双班生产第一批次,剩余的参加第二批。散会,大家加油!”

今年3月,随着国内基建全面复工,重卡市场迅速火爆,上汽红岩瞄准机会,克服困难,在内部启动“战时机制”,实行双班生产工作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线人员不足。为了解决问题,公司吹响了“奋战一百天,拿下三万台”的战斗号角,技术中心底盘设计处制动组积极响应公司号召,主动报名支援车间生产。

技术中心底盘设计处制动组是一个年轻的团队,有19名技术员。分出人手支援一线,就意味着开发工作可能会受到影响,而这个时候,开发任务其实一点也不轻松,国六重卡项目、电控制动系统法规项目、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项目、智能重卡等项目……许多项目的开发进度将受到波及,怎么才能处理好这个矛盾呢?

设计主管赖刚带领着技术团队的“十八好汉”冲到了生产第一线,坚持“两不误,两促进”,不耽误开发、不延误生产,促进工作效率和技术能力提升。他们将制动产品装配工序与产品研发结合起来,把生产现场变成了学习教室,从图纸到实物,改进制动系统设计,促进工程师技能的提升,加快项目进度,助力公司不断刷新“红岩速度”。

4月,重卡产量首次突破1万辆大关。

5月,重卡产量和销量实现“双破万”……

一个良好的改变,往往都是从不怕难、主动啃硬骨头开始的。

陈凯是一名年轻的技术员,在电控制动系统法规项目开发的关键时刻,为了让同组技术人员更加专注于实验室的“室内”研发,他主动一人独自承包了实验室外的对接工作。人手不足,用速度来补;工期紧张,那就做好统筹工作,提高效率。陈凯泡在生产车间,不厌其烦地刷写数据,并对车间同事进行控制器刷写相关内容的培训。为了和实验室的同事一起压缩工期,经常看到他在实验产品车上上下下的身影。

团队中负责自卸车业务的新同事不熟悉工作流程,牵引车小组的“90后”李大强抢下了支持任务。“自卸车”和“牵引车”不只是字面上的差异,在涉及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货厢和取力装置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深知责任重大的李大强,在完成自身牵引车设计工作的同时,积极联系专家和老同事,打通“帮、带、教”的渠道。

自卸车改双阀、牵引车电控制动系统法规项、载货车减少储气筒……一个个“第一次”“新方案”“降本降重”的惊喜,被迅速输入到新项目的设计研发中去。

对制动组团队来说,三个月的生产支援任务完成了,“国六”一期产品性能提升试验也即将完成,这批年青的技术人员经受了不一样的“战场培训”,面对即将开启的“国六”二期车型等新产品也满怀信心……上汽红岩内部正在不断地上演类似的场景,红岩精神感染着每一位员工,市场从来不会忘记奋斗者,上汽红岩1-10月累计销量达64939辆,同比增长37.67%。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上汽红岩从以前向外资品牌引进技术,到现在实现自主创新,产品赢得用户的喜爱,核心竞争力终于牢牢握在自主研发团队的手中。正是有一大批像制动组一样的上汽红岩人,苦练内功,矢志进取,才推动了上汽红岩在重卡市场上阔步向前。 (作者 刘莉)

微评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正是他们矢志不渝的坚持、一项项技术难关的突破,推动了上汽红岩的高速发展,让我们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底气。上汽红岩底盘制动团队的“逆袭”也在告诉我们:永不言弃的奋斗,才能书写奇迹。让我们为制动团队点赞,向奋斗者致敬! (上汽红岩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楼建平)

上篇:没有了
下篇:上汽轻卡助力中国邮政迎战“双11”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