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19/4/m20190427cac40afb3f6848218441fcbd84101493.jpg
始终保有危机感,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车展期间,一则新闻引发笔者的关注。4月20日,上海凤凰自行车发布2018年度报告。当共享单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9-04/28/006650.html

等待处理…

“凤凰”折翼背后的思考

本报记者 甘文嘉
2019/4/27

始终保有危机感,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车展期间,一则新闻引发笔者的关注。4月20日,上海凤凰自行车发布2018年度报告。当共享单车遭遇逆风后,沦为其代工厂的上海凤凰营业收入相较去年几近腰斩,陷入亏损边缘。有着120年历史的“凤凰”面临如此困境,让人唏嘘,引人深思。

在共享单车的冲击下,传统自行车行业的出路有两条:一是转型升级,自己建立共享单车平台;二是成为共享单车平台的代工厂。上海凤凰选择了后者。根据协议,上海凤凰为OFO生产共享单车,每辆只赚取8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海凤凰由于共享单车订单下降导致业绩下滑,这只是表面问题,更深层的问题是自行车行业没有找到行业改革的方向,只是把共享单车当做一根“救命稻草”,以为代工可以躺着赚钱。殊不知,成为共享单车平台的代工厂,失去了自主研发、转型升级的机会,某种程度上无异于饮鸩止渴。

如果回看共享单车的发展轨迹,汽车出行领域如今的情形好似当年共享单车“圈城”前夕。

当新一轮的技术变革使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所有的需求传达渠道都被移动平台掌控后,汽车行业的整车厂也有可能沦为满足移动平台出行需求的代工厂。如此,车企将丧失产业链中的主导权。

车企当然不希望自己仅仅作为硬件供应商,而是希望将移动出行作为自己的一种服务业态。因此,汽车厂商纷纷提出,要将自己的定位从汽车厂商转变为移动出行公司。

尽管高额的成本投入和冗长的盈利期,再加上运营思维的艰难转变,让车企面临不小的考验,但凭借汽车制造端的资源以及资金占用等方面的优势,如果整车厂推出的网约车产品及服务卡位合适,内部资源整合迅速,再有大数据助力,还是大有想象空间的。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车企在网约车业务上的布局明显加快。已经有超过10家车企陆续宣布布局网约车等按需出行业务,其中包括上汽集团宣布推出的“享道出行”品牌。

上汽挺身入局移动出行服务,表明了自身不愿沦为“代工厂”的决心。“享道出行”的快速发展,更是上汽在危机感推动下,谋求产业转型升级的实力之作。

上篇:没有了
下篇:加快转型,企业租车服务纳入“享道出行”版图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