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上海人工智能大会吸引了L4级的自动驾驶乘用车、货车、公交车、无人清扫车、观光车,另外还有一些新造车公司的新车型,还有不少新面孔。
图森未来针对高速公路的物流卡车安静地停在了体验区外,其配备的传感器包括车头左右两侧两颗Velodyne 16线LiDAR,LiDAR的外罩已经被磨损得出现了斑斑点点,可见测试了不少时间。该车车头下方,搭载了一颗毫米波雷达和IBEO 4线激光雷达,车顶处有五颗摄像头,车辆的后视镜处也有摄像头。另外在前挡风玻璃处也有前向的视觉感知系统。由于在高速公路上要更多关注远距离路况,因此其传感器的布置方面侧重于前向远距离环境感知。由于是挂车车头,所以后向的感知系统相对较弱。
易巴动力在现场展示了一款无人巴士,其车身四周搭载了四颗16线激光雷达,以及前视摄像头。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这辆车搭载的自动驾驶系统是面向量产的,价格低廉。虽然具体数额不能透露,但其表示系统价格要比汽车本身价格便宜。该系统来自于自主研发。
在试乘过程中,无人巴士也是按照规划的路线行驶,但在刚开始行驶的过程中没有识别到路边用来试验的红绿灯系统,闯红灯而过。而在继续向前行驶的过程中,路侧走过一名会场工作人员,结果无人车就停在了原地,之后没有继续启动前行,直到驾驶员进行了系统重启,才继续前行。
罗伯沃茨机器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也在现场展示了一款无人观光车,其驾驶室内的方向盘已经取消。在传感器配置方面,该车仅仅使用了1颗低线束激光雷达(也有2颗版本),还搭载了一个摄像头。由于观光车行驶的速度较慢并且更多看重前向的路况,所以在传感器的使用上比较精简。
公司人员也表示,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让无人车具备量产可能。整套系统的成本可以保持在10万元以内。
罗伯沃茨是一家有着德国基因的无人驾驶公司,因为2017年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升温,因此,在中国成立了一家自动驾驶公司,尝试先从无人观光车业务开始,未来还会尝试清扫车的业务,但一切都会围绕实际商业落地的可能。此次展示的车是工程车,并不像其它公司一样光鲜亮丽。在自动驾驶领域,罗伯沃茨是有经验的选手,相比场内其他青涩的创业公司,他们更懂得自动驾驶发展过程中经历的生存困境。也许只要2年时间左右,场内的创业型选手就会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了。
小马智行此次展出了9辆无人车,其车顶已经拥有成型的传感器模型。传感器有了固定的位置,使用32+16线的激光雷达,前向的三目摄像头、后向和侧向也有摄像头。车内的显示系统也有了改变,与半年前相比,已经成熟了许多,有三块iPad做显示用。
前向的三目视觉方案是覆盖不同视场角、距离的,其在识别障碍物的过程中会通过激光雷达来辅助车辆精确定位,使得不同摄像头识别障碍物的重叠区、可以呈现唯一准确真实的结果。对于识别的效果,工程师表示出了自信,可以100%避免重叠区的识别问题。
在体验过程中,无人车经历了一次拐弯处会车的情况:无人车直接停止,等待对向车辆行驶过后才继续启动行驶,整个过程相对平滑。无人车现在的处置策略还是偏保守。在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情况下,会选择停止,而不是采取可能完成的类似于缓慢驶过的策略。
此次行驶的路段封闭且路况简单,行驶距离短,很难感受到无人车的真正能力所在。
从业人员表示,对于自动驾驶公司,少数头部企业有了“烧钱”的资本和时间,而剩下大部分随潮而动的初创企业需要解决融资和商业化的问题,否则大浪淘沙,很快就会迎来一次洗牌。
现在的资本已经开始犹豫了。
(节选自“高工智能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