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18/5/m20180512b30b31292fd34759b2978a9101739a44.jpg
此前刷遍微信朋友圈的“北斗”APP,目前看来“难产”了。早在上月,就有消息称使用北斗导航定位的“北斗地图”APP将于5月1日上线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8-05/13/004845.html

等待处理…

北斗“爽约”,汽车导航市场亟待破局

作者 刘畅
2018/5/12

此前刷遍微信朋友圈的“北斗”APP,目前看来“难产”了。早在上月,就有消息称使用北斗导航定位的“北斗地图”APP将于5月1日上线。然而,截至发稿,记者搜索各大网站和手机端应用平台,仍然无法找到这款APP的下载链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也作出回应:“北斗地图APP”并非北斗官方地图软件。那么,这款足够“吸睛”的APP来龙去脉到底如何?国产导航系统民用化的道路又面临怎样的变局呢?

性能尚待检验

首先,要指出的是,北斗地图APP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没有直接联系。北斗系统是与GPS系统并列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之一,负责提供三维位置信息;而百度、高德及可能发售的“北斗地图”等地图APP,其使命是运用前述定位系统,进行如显示位置、规划路径、告知拥堵情况等增值服务。地图APP具体采用哪个导航系统定位,取决于手机终端硬件设施支持与否。如果你的手机硬件不支持GPS或“北斗”导航系统,那无论用什么地图软件都无济于事。

北斗地图APP作为一种电子地图软件,一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储存和传送地图数据,跟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不管有没有北斗导航,电子地图已经是存在的;联系在于如果电子地图应用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那它导航精度能够达到米级。所以说,北斗地图和GPS完全不是一个层级的东西,自然不存在“取代”一说。

按照供应商的说法,北斗地图的定位误差仅为使用GPS系统地图的千分之一。基于北斗系统技术,凭借逐步完善的地面增强网络,北斗地图APP能够实现“车道级”的精确定位。堵车时,北斗地图可以做到精确识别前方路段的哪一条车道发生了事故,并根据实时路况提醒驾驶员换道。此外,它还具备“3D立体导航”功能,可以准确知道车辆行驶在立交桥的哪一层。

然而,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是有条件的。所有的卫星定位系统均具有天然局限性,一旦被测量物体处于高速动态或存在遮蔽物,其精度自然会降低乃至无法定位。此外,测绘法对地图精度的限制也让民用级地图APP很难完全做到厘米级定位精度。北斗在实践中的表现仍需市场检验。

导航市场:细化分工稳步行

目前国内导航市场总体呈平稳之势,亟待产品创新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地图用户规模为7.07亿人,增长率仅为1.6%,远低于两年前的4%。市场维持百度和高德的“双寡头”格局。目前,行业仍处于技术瓶颈期,尚未有改变走势的搅局者出现。百度地图布局AI深度融合与AIM地图生态、高德地图深耕车联网和城市智慧与交通建设的大格局虽已形成,但目前也仅仅处在谋划阶段,短期内很难有突破性进展。

具体到汽车导航,目前,其竞争格局受寡头垄断和行业精细分工的影响“而各庄有各庄的高招”,但总体稳定。据统计,2017年第四季度,四维图新、高德、易图通出货量分别占据市场前三位。目前,四维图新与滴滴的大数据合作,以及与蔚来等新能源及自动驾驶初创企业的战略合作均处在起步阶段。易图通则主要在与自动驾驶关联紧密的高精度地图领域进行深度探索。作为车载和移动端导航的唯一“双料巨头”,高德于3月29日发布了互联网车载导航产品高德导航车机版3.0,宣告了自己在车载导航上的回归,不过,其与各家车企的合作也刚刚起步。

特色化是北斗破局之匙

目前北斗系统在精密测量测绘、电力授时、精准农业以及新型无人机等方面的应用已较为普遍。区别于只能定位而没有信息互传的GPS,北斗定位系统的接收机可以和卫星进行交流,发布140个字的短报文,就像现在人们平时使用的“短信”,既能够定位,又能显示发布者的位置。这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为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去年上市的北斗定位防丢器也利用这一特点,当老人、孩子走失时,它会自动向公安机关发布实时位置等信息。

北斗地图携北斗导航系统的威名高调闯入市场,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其特色,那很难在饱和度较高的民用导航市场生存。与卫星之间的信息回传系统就是北斗的“独门秘诀”,具体到导航市场上,就可以解决“我们在哪里”“你们在哪里”的问题,能够满足用户之间信息共享的需求。这一点,是其他导航系统不能做到的。

此外,北斗对位置报告的响应时间和精度世界领先。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在未来无人驾驶、立体导航领域具备较大潜力。同时,在地面增强网络的技术支撑下,北斗导航可以实现室内定位和位置服务,彻底解决用户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仅这一点,北斗就领先了GPS等其他定位系统一个身位。

虽仅是蹭“北斗”的流量,但区区APP所引发的热潮恰恰说明其公众号召力。一款APP的“爽约”,无法代表整个北斗系统民用化的前景。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北斗导航的高精度信息搜集能力与客户端地图信息结合得更紧密,北斗导航系统的商业价值也会得到更大发掘。

相关链接

北斗民用化之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曾经说过:“北斗的应用只受想象力的限制。”

北斗的民用化进程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展开。无论是互联网、通信网等网络联动,还是大数据、云计算等数据处理;无论是渔业、水利、电信还是测绘、森林防火,北斗的应用可谓五花八门。

在气象预报方面,北斗卫星预警通信系统正逐渐成为气象数据传输的新手段:台风“莫兰蒂”期间,北斗系统为地方气象部门提供数据备份支持,北斗卫星系统手持终端的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在台风期间为气象局的应急通信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在农业技术方面,北斗的自动驾驶系统中可以输入耕地的作业计划,通过专项控制来驱动农机、拖拉机,农用机械可以按照预定耕地路线作业;对于目前“大行其道”的“北斗菜”,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一下蔬菜上的二维码,就能知道它是从何时、何地采摘并运送而来的;北斗系统还可以帮助草原上的牧民寻找自己丢失的牲畜。

在突发灾情管控、危房监测及老人关爱方面,北斗应用也方兴未艾。

今年1月,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交通运输行业应用专项规划(公开版)》的正式印发,北斗系统的“民用化”进程正式向深度推进。规划提出,北斗系统将在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交通运输全领域实现应用领域。其中,智能汽车、基础器件等将是主要受益领域。未来,汽车导航系统,以及核心芯片、天线,将出现中国“天眼”的身影。

进入2018年,北斗卫星迎来高密度发射之年。“2018年年底前,将发射10多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建成基本系统,覆盖‘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到2020年,将发射30多颗卫星,向全球提供服务。”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言人冉承其介绍。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