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再次上演“蛇吞象”,由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太盟投资集团,以及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简称“SDIC”)组成的财团通过向均胜电子子公司Key Safety Systems(简称“KSS”)共同注资,成功完成了对日本高田的全球资产收购。该交易总价值为34亿美元,包括股本和债务融资。其中,均胜电子出资15.88亿美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合并后的公司将重新命名为“均胜安全系统”,总部设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奥本山。
此前,全球汽车安全市场被四家公司垄断。其中,瑞典奥托立夫、日本高田、美国TRW和KSS的市占率分别为39%、20%、17%、7%。随着本次收购的完成,KSS和高田将占据全球汽车安全市场27%的份额。至此,均胜电子成为全球汽车安全领域的巨头,其市场份额上升至全球第二位。
“汽车安全鼻祖”跌落神坛
84岁“高龄”的日本高田被誉为“汽车安全鼻祖”,是世界第二大汽车安全产品生产商,其通过全球领先的平台为客户提供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方向盘、儿童安全座椅等整套汽车安全产品,与日本、北美洲和欧洲所有主要的汽车企业,诸如宝马、奔驰、大众、福特、通用、丰田、本田和日产等都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据悉,目前高田在全球20个国家拥有56个生产基地,全球员工约46000名。
从2000年开始,高田就被爆出其引以为傲的安全气囊存在风险隐患,当时高田认为这只是个例。2008年年底,本田汽车首次因为高田安全气囊问题召回了4000辆车。2009年5月,18岁的美国女孩埃希利帕海姆开车接弟弟放学的途中与另一辆汽车相撞,安全气囊展开后,女孩被气囊中弹出的一个金属片划破颈动脉,最终导致死亡。本田公司随后宣布召回51万辆汽车。此后,全球不断出现因高田安全气囊发生的惨剧,至今已造成至少22人死亡、180多人受伤,全球共召回了数百万台高田气囊充气机。面对一次又一次故障,高田公司态度强硬,认为事故责任不明,拒绝召回要求。直到2015年5月,迫于美国政府和各家车企的压力,高田终于首次公开承认其生产的气囊存在缺陷,并将在美国召回大约3400万个问题气囊,同时还将支付2亿美元的罚款。此时,距离最初发现安全隐患已经过去了15年。
一直没有走出“气囊门”阴影的高田公司于2017年6月26日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目前日本制造业史上最大的一宗破产案。
均胜为何接下“烫手山芋”?
“气囊门”风波带来的一系列召回、赔偿等巨额费用及负面影响,让高田债台高筑。而此时,均胜电子选择将其揽入怀中,可能是最佳时机,毕竟对于像高田这样的巨头来说,此时接盘的价格非常划算。至于负债,此次对高田的收购不包括与高田于硝酸铵(PSAN)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召回方面相关的责任及其他责任或负债。
均胜安全系统执行董事长王剑峰表示:“均胜安全系统将KSS和高田的世界级资产和全球运营纳入到一个共同的组织、共同的使命中去,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最优质的安全解决方案。我们对于通过这个合并所带来的机遇感到非常振奋。我们将致力于提供最高质量和可靠性的汽车安全解决方案,以推动下一代移动出行安全的发展。”均胜安全系统总裁唐宇新在评论公司新的企业品牌时补充道:“我们新的品牌形象代表了均胜安全系统在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中乐观向前迈进。品牌标志中的圆形元素象征着KSS、高田和我们母公司均胜电子的全球整合,大胆而现代的设计体现了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积极的态度。”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高田对于均胜,说到底就是产能和市场。即便去年KSS获得高达50亿元的订单,可是如果新建工厂来扩产的话,对于均胜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和负担。如果能够接盘高田气囊的生产能力和专利,那么均胜获得的不仅是快速的变现能力,更是高田家族几十年来苦心经营和持续下来的厂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