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18/4/201804145b72d756b5274bd39339fd37a328eebe.jpg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和不同产业结合,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同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8-04/15/004720.html

等待处理…

物联网是新引擎,建立生态圈是关键

物联网+:制造业向智能服务转型的新引擎

2018/4/14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和不同产业结合,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伴随着人口红利褪去,中国制造业受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压力的影响,也开始迈入制造业的新常态。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未来我们会迎来工业X.0计划。

埃森哲数字服务大中华区主管董事、总经理俞毅曾表示:“工业X.0的核心就是由单一产品向产品加服务的模式转变。制造业企业需要将硬件变成以软件为推动力的智能互联产品。同时,该产品要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极致体验。”埃森哲指出:这种基于数据的智能化给制造业带来的变化不仅是生产效率的提升,还会在传统的产品之外衍生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开辟全新的增长空间,制造业的运营模式和竞争力会被重新定义。

制造业的新机遇

随着传统工业巨头的衰落和新兴“数字原生”企业的崛起,制造业基于硬件资产规模的优势已经逐渐淡化。根据埃森哲的报告,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重资产企业不能快速应对市场变化,而近年来不断涌现的众多轻资产、数字化原生公司实现了高速发展,它们在短短几年内市值就达到了10亿美元,而过去财富500强企业平均需要20年才能做到。

第二,硬件产品的价值不断向服务和软件迁移。未来的制造业不只是制造硬件,软件和服务在制造业中会逐渐占据主导作用。

过去十年,中国制造业的营收增长不断放缓,盈利水平出现停滞乃至下降。经济增长变缓,以致其逐渐丧失成本优势,创新能力不足。

为了应对传统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世界上主要制造业强国都提出制造业振兴计划,把向服务转型作为制造业升级的关键方向。此外,不少制造企业已经开始着手为客户提供服务,但大多数还是基于产品的传统服务,难以让企业实现服务转型。而物联网的发展则为企业向服务型转型开辟了新空间。物联网通过各种传感器抓取物理世界的数据,再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运营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借助物联网,企业得以持续感知客户的需求,创造新的服务模式,推动业务增长,这才是物联网对企业最大的价值所在。

据世界经济论坛一项研究显示,受访的首席高管中有72%确信产业物联网将彻底改变其所在行业,但仅有20%经过深思熟虑后,制订了产业物联网的应用战略。埃森哲报告显示,在其对中国企业的调研中,阻碍企业开展智能服务的因素来自于以下四个方面:需求不稳定性、投资收益不确定性、外部合作亟待改善和内部组织能力尚需时日。

建立生态系统

要克服上述挑战,单单靠企业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是不够的。首先,单靠物联网收集数据本身没有意义,需要和不同产业,以及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雾计算等新兴技术相结合,才能开发出创新服务。而且,智能服务场景众多,企业自身的资源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其次,鉴于智能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和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也需要和外部伙伴协作来共担风险。因此,要开发出智能服务,企业需要和“物联网+”相关外部伙伴合作,共同创造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见图)

■生态系统思维,而非产品思维

传统制造业遵循“产品思维”,即提供产品主要考虑产品功能、质量和成本因素;而基于物联网的服务需要构建“生态系统思维”,即基于服务场景,着眼于建立自己的“朋友圈”,与他们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服务。因此,设计智能产品时,除了在纵向上考虑设计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功能外,还要在横向上考虑到其他产品和系统的互通和兼容,以及和第三方开发者的合作(比如,提供API接口和相应的开发工具)。集成第三方的产品和服务或被集成到第三方系统中,是工业X.0时代所有企业的必然选择。

■“物联网+”的“朋友圈”

“物联网+”的生态系统包含了应用者、系统部署使能者、数据制造者、物联网平台提供者、应用开发使用者等角色。这些角色相互协作,共同进化,推动“物联网+”产业的进步。这些角色在“物联网+”的发展中承担不同职责,企业承担的角色也将出现变化、叠加、融合。

■在生态系统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物联网+”从挖掘物理设备的数字化价值,进化到与产业经验、尖端技术紧密融合以释放更深入的“设备+信息+服务”价值,其与生态系统的演进密切相关。在演进过程中,各角色的潜在价值也在发生动态变化。

▲物联阶段:万物互联刚刚起步,物联网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孤岛式的企业内部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方面,价值有限。系统部署设施使能者和物联网平台在物联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的价值开始为人重视,企业把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视为重中之重。

▲物联和服务交融阶段:随着物联进一步加强,物联网的应用价值逐渐被挖掘出来,从效率提升延伸到提供服务:基于硬件的服务和基于信息的服务,以及和应用相关的应用者和应用开发使能者的角色凸显出来。物联网平台商起的作用不仅是连接和汇集数据,还能起到汇聚“物联网+”相关资源的作用。

▲万物服务阶段:万物互联基本完成,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一切都可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客户,并给客户带来高度个性化的体验。经过市场竞争、兼并和淘汰,市场竞争格局趋于稳定,并形成了行业巨头和跨行业的巨头。平台型企业更有可能成为这样的巨头。

集成和被集成,是“物联网+”生态圈中所有角色的必然选择。无论哪种选择,企业应对自己的定位有个清醒的认识,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提前布局卡位,保持竞争优势。

探寻“物联网+”价值所在

企业要根据实际需求,在不断地尝试—反馈—改进的螺旋中探索“物联网+”的价值所在。在探索服务价值的价值螺旋过程中,作为智能服务的载体,智能产品的开发会碰到新的挑战。首先,智能产品和服务需要快速迭代,这意味着开发周期变短,对市场的反应要更快。其次,由于硬件的开发周期要慢于软件的开发周期(智能服务通常是以软件的形式交付的),造成软硬件开发周期不匹配。

所谓数字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就是利用互联网数据技术的优势,创建出能循环处理数据的产品开发价值网络。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快速、可伸缩、智能和互联。

■探寻合适的商业模式

要实现规模化应用,企业需要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因此一定要触及到客户的真实痛点。传统思维往往满足的是“伪需求”,而设计思维以客户为中心,了解客户想要什么以及如何实现,但更重要的是探究背后的原因。

■管理投资风险

提供规模化的“物联网+”智能服务,需要提供长期和大规模的投资,投资风险较大。根据思科的调查,只有26%的公司的物联网方案获得了成功。因此,在向服务转型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两条腿走路”:立足于现有业务,同时探索新业务。同时,面对碎片化的物联网服务场景,企业需要相互合作才能完成。

“万物互联”已从十年前的憧憬逐步发展为现实。中国已经计划在2018年实现窄带物联网(NB-IoT)的大规模商用,各个产业的工业云、物联网平台、智能硬件发展得如火如荼,万物互联已是触手可及的现实。我们期待中国的制造业能利用好物联网这根数字杠杆,结合各自所在的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把“+”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工业X.0的时代并不遥远。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