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18/1/m20180106cc52d8ef183b485e8f2d316ec77a643d.jpg
所谓“颠覆”,就是抓住时代机遇、打破固有思维、实现层级跃迁。“颠覆”不是彻底对个人或者行业的毁灭,而是一种创新的途径,一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8-01/07/004249.html

等待处理…

“颠覆者”的无限激情

本报记者 潘昱辰
2018/1/6

所谓“颠覆”,就是抓住时代机遇、打破固有思维、实现层级跃迁。

“颠覆”不是彻底对个人或者行业的毁灭,而是一种创新的途径,一种成长的方式。颠覆观念比颠覆行为

更重要。

对于想要颠覆自我、渴望终结平庸的年轻读者来说,360创始人周鸿祎的人生经历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作者:周鸿祎、范海涛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360公司的创始人兼CEO周鸿祎被认为是奠定当今中国互联网格局的人之一。在这本自传的记录者、李开复自传《世界因你不同》的作者范海涛看来,周鸿祎是与李开复风格截然不同的人:“李开复总是约定好固定时间接受采访,交流起来也很顺畅。但周鸿祎能给我的时间极其有限,写传记显然不是他的优先级事项。在写的过程中,他也极少过问,直到看到成稿那一刻才重视起来。”

周鸿祎是一个从小就不安分的人,总喜欢跟权威反着来;但他又是一个很专注的人,无论读书还是编程,坐下来能十个小时不带动的。他的智商很高,触类旁通,一眼就能看到事情的本质;但他坦承自己的情商很低,不会绕弯子,经常一不小心就得罪人……

不安分的周鸿祎不断折腾,不断创业。从西安到北京,从系统集成到软件,从软件到互联网……一路走下来,他颠覆行业,颠覆自我。

说到周鸿祎和360,就不得不提及2010年那场轰动整个互联网的“3Q大战”。“做互联网的人,一定会遇到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生、死、腾讯。”周鸿祎直言不讳地在《颠覆者》这部自传中写道。在360还没有完全做大的时候,周鸿祎就将腾讯视为潜在的威胁了。

周鸿祎嗜书。他将“3Q大战”比作大卫挑战巨人歌利亚——实力悬殊的弱者向强者发起挑战。他坦承与腾讯的对决确实让360陷入严重危机:腾讯的“二选一”声明让360软件的装机量大幅下降。虽然这也为360赢得了舆论的同情,但最危险的时候,周鸿祎一度为了自保而逃至香港……

“一个正在崛起的互联网安全公司在突围的过程中,打破了行业既有的规则,永远是群狼环伺,杀机四伏。”周鸿祎在自传的开头将自己比作执行哈德孙河迫降的萨利机长,而360就是那架摇摇欲坠的飞机。但他的选择并不是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击:他选择“杀掉”自己一手创建的3721,选择让杀毒软件免费化,选择直面与腾讯的战争……他将自己称为“颠覆者”。他的选择颠覆着人们对互联网行业的认知,同时颠覆着过去的自己。

周鸿祎的不少决策是他的下属和投资人都无法理解的,但他从不会让自己的决策胎死腹中。根据风险投资人王功权口述,无论是在3721还是在360的董事会上,周鸿祎的决策基本没有被否决过。这是因为想驳倒他很难:第一,他对行业的理解确实具有前瞻性,能自圆其说;第二,他太有激情了,没有多少人有意志力同他辩驳,他的坚定和顽强总能帮助他赢得胜利。

在“3Q大战”篇章的末尾,周鸿祎引用《创业维艰》的作者、风险投资家本的·霍洛维茨接受《财富》采访时所说的话来概括自己的这股“激情”:创业就像搏击,不仅是因为要不停地痛击你的对手,还因为创业艰辛而孤独,需要你持续不断地集中注意力。“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踌躇和犹豫,可能会造成致命的延误。我承担不起任何犹豫。”

周鸿祎的好斗、执着与不安分是与生俱来的。从小时起他就是一个“大闹天宫”的超级熊孩子,一个成年人眼里的非主流儿童,甚至因为淘气而被警察找上门来。然而,长大后的周鸿祎似乎也不介意自己的这种人设。据自传的记录者、前《北京青年报》财经记者范海涛所言,周鸿祎从来没有要求删去可能给自己形象带来不利影响的内容,还特地让自己将他在警局连夜受审的那一章节补充到自传里。

范海涛说,周鸿祎对未来有强烈的直觉和自信,也保持着极其旺盛的精力。但在采访的时候,她偶尔也会见到周鸿祎一脸疲惫,调侃自己的生活质量“真的挺低”。

在自传的封底,周鸿祎给这本书的年轻读者群体留了这么一句话:“如果有一天我变腐朽了,对现实妥协、不思进取,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可以来打败我。”

书评

老周说好奇心、兴趣和大量阅读是他走到今天的三件最重要的事。我看到一个数据,说西方的企业家每人每年平均要读60本书,大量阅读几乎是每个行业顶级阶层的标配。

——前《首都经济报道》主持人 姚长盛

有人曾经说,也许周鸿袆是中国互联网界最像乔布斯的人。我想,这可能指的是周鸿祎的个性。他一方面有着特立独行的叛逆思维,另一方面也有着对产品的极致完美追求,还有他不满意时就口不择言的直率。

——四川省作协会员、职业书评人 彭忠富

印象最深的是周鸿祎的性格。感触最深的是他被冤枉抓到公安局,理性基本溃败想要放弃的时候,只剩下一点点的理性救了他自己。在最黑暗的时候,光还是要来自自己的心底。

——豆瓣网友 李撒欢

节选

2010年9月22日是中秋节,我邀请开复和创新工厂的几位骨干到360的怀柔基地玩CS游戏。我突然收到了报告,腾讯新一轮的攻势开始了,和今年春节的进攻方式如出一辙——强制安装。但是腾讯这次显然有备而来,此时用户安装的“QQ医生”已经升级为“QQ电脑管家”,并具备了云查杀木马、系统漏洞修补、安全防护、系统维护和软件管理等功能。这几乎直击360公司的命门。

一时间,我内心的委屈情绪开始往外喷涌。我不惧怕两款相似,甚至相同的产品在市场上公开竞争,市场的原则就应该是让用户投票,但是腾讯通过一年以来的推荐用户安装,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这意味着,腾讯并非专业的电脑安全厂商。在这种方法并不奏效的前提下,强制安装和不兼容,成了抢夺用户的方法。但是,这种竞争手段却意味着用户的选择权被剥夺了。

多年的市场竞争已让我内心强大,但这一次,我有了祸从天降的感觉。我的脑海里条件反射地出现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强制安装后的结果必然是360用户加速流失,而这种失去会不会像堤坝溃决一样越来越快,以至于不可收拾?我很害怕,害怕第二天醒来,就会有更多用户放弃360——比起公司死亡,我更害怕这种眼看着用户流失的无力感。我给马化腾打了电话,意思是腾讯不能这样用强制的做法来要挟用户,希望他们能够停止强制安装。马化腾在电话里语言缓和,他安慰了我,腾讯不会把360置于死地,但市场是大家的。很显然,沟通无效。

没有办法,又一次在节日当中,我召集员工回公司商量具体的对策。我的头脑中浮现的是残酷的现实,是那一幕著名的故事《大卫与歌利亚》。歌利亚希望与一个和他一样的勇士,来一场近身肉搏。他从来没有想过决斗会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进行。

我们的处境正是如此——面临着一场歌利亚与大卫之间的战斗。我们获胜的概率就像拿着剑的勇士面对拿着枪的对手。对腾讯来说,安全是一个相对边缘的业务,就算我们全盘战胜,也不能撼动腾讯的一丝一毫。然而,咄咄逼人的形势让我们必须迎难而上,这场战役对于360来说,毫无疑问是难上加难。如果想成为大卫,我就要想出一个能以弱胜强的方法——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

“互联网改变了那一代年轻人”

周鸿祎在自传中提到,二十余年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史给了年轻人跨越自身阶层的可能。除了这个已经迈向天命之年的“颠覆者”外,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大鳄们也试图总结自己和所在公司的经历,将它们刻录在这段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中。

《世界因你而不同——李开复自传》

作者:李开复、范海涛

这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11岁的“留学生”,26岁获得《商业周刊》“最重要的科学发明”奖,33岁的苹果公司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马云:未来已来》

作者:阿里巴巴集团

本书全面阐释了马云对电子商务、数据时代、未来技术以及社会变革的思考和畅想,详细解读了未来10年乃至30年的战略规划和发展前景。除了互联网的发展前景,马云还对未来10年中国乃至世界的产品升级、产业升级和人的智慧升级做出了全面分析和惊人预测。

《腾讯传》

作者:吴晓波

本书全景式地记录了腾讯的崛起,并以互联网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中国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曲折与独特性。腾讯以即时通信工具起步,逐渐进入社交网络、互动娱乐、网络媒体、电子商务等领域,在经历“3Q大战”的冲突后又进一步走向开放……腾讯的发展路径,亦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成长的缩影。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