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压制成的轿车侧围金属外壳,挂在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模具制造部调试车间的墙上。凑到近处,才能发现外壳上有几处面积极小,但被红笔或蓝笔特意圈出来的地方,这地方也就“差个一丝、两丝的”。“一丝”、“两丝”,这是钳工的口头语,实际上就是“上下粗细”的误差,大约是1毫米的百分之一。在别人看来,这并不耽误装配整车;但在高级技师张生春看来,这就是个不能容忍的缺陷。“这样的误差极其微弱,但是必须消灭。”
2011年,赛科利承接了“巨无霸”名爵MG5的整体侧围模具项目。当时,国内的侧围设计基本上是经由5道工序完成,而MG5侧围项目却是4道工序完成,结构更紧凑,调试难度更大。模具的光洁度是确保整车冲压件质量的法宝,张生春带领徒弟用他多年所总结出的“张氏蹭光法”进行侧围凸模的型面曲率光顺,蹭出来的模具犹如镜面。为了确保客户满意,张生春亲自带队去上汽乘用车进行调试,在没有数控铣用钻床打排气孔的情况下,手工完成现场难题。MG5侧围模具项目的成功实现了赛科利独立制造、调试号称“模具之王”的整体侧围的梦想,开启了赛科利制造整车侧围模具的模式,张生春的“张氏蹭光法”也在赛科利模具部推广。
张生春是客户心目中的“大夫”,他的砂轮机就是“手术刀”,张生春一到现场,客户就好似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他独创的“手工型面补偿法”解决了大量外覆盖件表面凹陷的难点问题。上汽通用汽车的昂科威侧围模具原本需要8个月的交模周期,在张生春的努力下,团队仅用4个月就完成了交模。
面对丰硕的成果,张生春又有了新的思考:调式车间有3个工段,100多人,必须带领出一支理念和技术都过得硬的团队,方能持久确保企业产品的质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获得优势。对于徒弟,他首先培训的不是手法,而是理念。他要求徒弟必须记住十二个字:求学问,先学问;只会问,非学问。“这世界上最快的捷径就是脚踏实地,模具调试是精细的技术手工活,欲速则不达。”张生春说。通过几年的带教培训与现场实践,他带教的第一批徒弟都已晋升为调试车间一线的值班长、工段长。
谈到“工匠精神”,张生春也有自己的理解:“木匠、铁匠、瓦匠,都是匠人,大家都是用自己的双手打造最完美的产品。我们模具人就像大夫、雕塑家、艺术家一样给我们的模具治病、雕刻、美化,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