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在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正式发布,这是业内期盼已久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最新政策。随着《路线图》的发布,未来15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正式敲定。
据悉,《路线图》由工信部装备司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500多位行业专家历时一年多研究编制完成,其内容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体技术,以及节能汽车技术、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动力电池技术、汽车轻量化技术和汽车制造技术7个领域的技术路线图,被称为“1+7”技术路线图。会上,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对《路线图》进行了详细解读。
节能汽车
节能汽车方面,我国将以混合动力技术为重点,以动力总成优化升级、降摩擦和先进电子电气技术为支撑,全面提升传统燃油汽车节能技术和燃油经济性水平;同时,结构节能与技术节能并重,我国将加快紧凑型及以下车型的推广;并且,以天然气车辆为主要方向,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
其中,如何让商用车达到《路线图》规划的节能减排目标,重中之重是提高其动力总成的能量转换效率,通过不同的技术逐步实现热效率50%、52%和55%的目标。此外,逐步发展混合动力、空气动力学优化、降低运行能耗、替代燃料分担、持续推进轻量化也是商用车重要的节能路径。
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方面,《路线图》不仅对纯电动乘用车的续航里程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混动模式的油耗提出了目标(如图)。同时,《路线图》还对新能源汽车的当年销量、保有量,以及充电桩的保有量进行了目标规划。
《路线图》规划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占汽车总销量比例将达7%-10%,2025年将达15%-20%,2030年将达40%-50%;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大于500万辆,2025年将大于2000万辆,2030年将大于8000万辆;2020年,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将大于500万个,2025年将大于2000万个,2030年将大于8000万个,与保有量完全匹配。
燃料电池汽车
《路线图》指出,近期(5年内)将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在特定区域的公共服务用车领域大规模示范应用;中期(10年内)实现较大规模批量化商业应用;长期(15年内)在私人乘用车、大型商用车领域实现百万辆规模的商业推广。
同时,《路线图》对燃料电池堆的比功率和耐久性提出目标(如图)。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也有了目标:2030年,燃料电池乘用车成本≤18万元,燃料电池商用车成本≤60万元。此外,《路线图》规划,到2030年,我国加氢站将超过1000座。
智能网联汽车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近期推进以自主环境感知为主,网联信息服务为辅的部分自动驾驶应用;中期重点形成网联式环境感知能力,实现在复杂工况下的半自动驾驶;远期推动可实现V2X协同控制的高度/完全自动驾驶。
目标到2020年,驾驶辅助(DA)、部分自动驾驶(PA)、有条件自动驾驶(CA)新车装备率共达50%,交通事故减少30%,交通效率提升10%,油耗和排放均降低5%;2025年,高度/完全自动驾驶及以下级新车装备率共达80%,汽车交通事故减少80%,交通效率提升30%,油耗与排放均降低20%。
动力电池技术
2020年,我国纯电动车用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将达350Wh/kg,2025年将达400Wh/kg,2030年将达500Wh/kg;2020年,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用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将达200Wh/kg,2025年将达250Wh/kg,2030年将达300Wh/kg。
欧阳明高表示,2020年的目标目前在技术上是做得到的,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电池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必须取得突破,而这也是行业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内容。
轻量化技术
在对轻量化技术方面,近期重点发展超高强度钢和先进高强度钢技术,实现高强度钢在汽车上的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中期重点发展第三代汽车钢和铝合金技术;远期重点发展镁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到2030年,汽车高强度钢应用比例将大幅上升,单车用铝量超350kg,单车使用镁合金量45kg,碳纤维使用量占车重的5%。
汽车制造技术
汽车制造技术将以“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优质制造、快速制造”为发展主线,全面提升汽车品质、降低能源损耗、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以铝合金、镁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为重点,逐步掌握轻量化材料制造技术。此外,以动力总成及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为突破口,实现制造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
其中,最主要的目标是实现单位GDP能耗比的下降:相较于2015年,2020年,单位GDP能耗比下降20%,2025年下降35%,2030年下降50%。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是要降低汽车制造产业的不良率、提高劳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