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车市收官并不完美。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2016年伊始,一批汽车行业新规落地,对国内汽车市场新一轮的考验已经拉响。2016年,中国车市将何去何从?
车市产销增幅重回两位数?
据中汽协统计,2015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比2014年分别增长3.3%、4.7%,增速分别下降4和2.2个百分点。若非政府出台“1.6升及以下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政策,这一数据或许会更为难看。不过,这一政策确实奏效,去年第4季度,车市反转迹象明显。这让不少业内人士对2016年的车市有了积极的想象。乐观人士认为,在相关政策的刺激下,我国汽车销量全年有望实现10%左右的增幅。
不过,不少人觉得增福重回两位数似乎是“想多了”。小排量汽车刺激政策只能解一时之渴,2016年的车市着实难以轻松应对:宏观经济继续存在下滑压力、限购城市扩容、进出口市场需求下降……中汽协预测,2016年我国汽车全年销量增长约6%至2604万辆。也有人认为,2016年中国车市销量增幅将低于5%。
细分市场哪家欢喜哪家愁?
要说2016年哪种车型将最为火爆,SUV当仁不让。2015年,在整体市场销量增速下滑的大环境下,SUV销量依旧势不可挡,增幅高达52.4%,比2014年增幅上升超过15个百分点。势头如此凶猛,2016年SUV大火几乎已经成为定局。不过,SUV火爆的背后意味着轿车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下滑,欢喜了SUV市场,却愁坏了轿车市场。
另外,政策杠杆的作用不容小觑。首先,是“1.6升及以下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政策。消费者如今在这一新政下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的汽车最多可减近万元,优惠力度相当明显。因此,今年小排量汽车的表现将十分有盼头。其次,“二孩”政策或将带动7座MPV和SUV走俏市场。
由此看来,小排量SUV或将成为今年汽车市场的宠儿,如果还是个7座车型,那岂不完美?
自主品牌能否稳住势头?
在经历了2014年的“十二连跌”后,自主品牌打了个翻身仗:2015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5.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3%。新的一年,自主品牌销量能否继续稳中有升?
自主品牌在中低端SUV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SUV的大热为其在新一年的大战中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自主品牌大多数经营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对它们的益处自不待言。新能源汽车方面,自主品牌可是唱主角的,在国家新能源战略的号召下,自主品牌无不受益。此外,2015年,跨国车企各种“门”事件使其品牌形象一度受损,这给了自主品牌上位的机会。因此,不少业内人士十分看好自主品牌新一年的发展。
当然,市场的利空依然存在。去年4月,由合资车企掀起的一波又一波“官降潮”直接挤压着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自主品牌前路显得愈发艰难,这不免令人担忧。
新能源汽车的蜜月期还有多久?
70万!没错,这就是中汽协给出的2016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测数据,几乎是在2015年全年销量的基础上翻番。元旦刚过,最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等5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紧随其后,国家政策对于废旧电池的管理利用也被提上日程。汽车企业与充电桩建设企业也纷纷投身新国标的产品和配套革新中。配套设施等短板的补足,无疑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更具潜力的增长空间。
虽然对新能源汽车的各种福利派送源源不断,但补贴退坡幅度逐年增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随着政策红利消退,车企要尽快将政策红利转变成为技术红利,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和性能。另外,专家预计,国内自主品牌的窗口期或在2020年关闭,市场一旦打开,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国内车企要切记,早日“断奶”,苦练内功。
产业将迎新一轮兼并重组?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的放缓,中国汽车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愈发突显。去年,在市场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下,一些合资车企已经悄然减产。这是否意味着新一轮的兼并重组已经不远了?
整车企业兼并重组谈何容易,要说在2016年就能迎来整车企业新一轮的兼并重组似乎为时过早。不过,在汽车零部件产业中,兼并重组已经愈演愈烈。2015年,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跨国企业,无论是“大鱼吃小鱼”还是巨头之间的整合,汽车零部件企业兼并重组的案例层出不穷。比如,江森自控剥离汽车业务,采埃孚并购天合,中国化工收购倍耐力等。
车市不景气,汽车零部件行业感受到的寒意最早、最深切。汽车行业转型调整,优胜劣汰正在加速,出售与并购或将成为2016年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热词。
4S店面临“生死劫”?
尽管车主们一再抱怨4S店只换不修、工时费虚高等种种诟病,但依然选择在4S店修车,因为4S店拥有垄断性技术,这让消费者苦不堪言。2016年,这样的僵局或被打破。
日前,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该《办法》明示了要积极发展电商销售模式,放开配件销售渠道。此外,《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也于今年实施,其规定汽车生产者公开所销售汽车车型的维修技术信息,其中包括车辆定期维护、总成及零部件的拆装方法等。如此而来,传统的“绑定”销售模式将被打破,4S店模式恐怕再难一统江湖。市场竞争正在升级,2016年,经销商的日子将过得更紧巴,甚至要开始为如何“求生”而担心了。而背后受益的将是品牌连锁汽修店以及汽车后市场电商,历经多年,它们一批批进入,又一批批死去。沐浴着政策的春风,它们似乎已经盼到了黎明。
二手车市场能爆发小宇宙吗?
尽管我国二手车行业在全年销量没能达到千万辆的遗憾中走过2015年,但行业专家普遍认为2016年二手车销量突破千万辆大关“问题不大”。
在影响我国二手车市场实现发展的众多因素中,税收、限迁和临时产权登记,以及《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起着关键作用。目前,解除二手车地方限迁政策已被纳入《汽车行业反垄断指南》,限迁这个困扰二手车全国流转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也很有可能在今年出现实质性突破。
另外,有意二手车的消费者经常抱怨车辆信息不透明。为了解决该痛点,各大电商平台不惜重金打造自己的检测团队。随着《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的深入落实,二手车检测逐渐走向标准化、专业化。二手车电商将进入价值、服务等方面的深度PK阶段。
重装上阵,期待2016二手车市场小宇宙爆发。
谁是共享出行下一个颠覆者?
专车司机们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从高额补贴、月入两万元的“豪情壮志”,到现在补贴基本取消、月入仅千元的“黯然神伤”。2015年下旬,严格的专车新政细则出台,专车从此有了一个学名: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新规拟定网约车必须获得“营运资质”,禁止私家车有条件接入,网约车也将面临8年报废期。至此,专车哑火。
面对专车新政,滴滴、优步等平台都已经开始转型,通过多个业务线条的拓展,获取更多用户和资本关注。另外,新政把“顺风车”归类为道德行为。“使用而不占有”是共享经济的核心价值,这样看来,拼车比专车更符合这一价值取向。可见,在新的一年,拼车有望代替专车成为共享出行的新主场。
智能造车从“PPT”到现实?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能听到某某主流汽车品牌、互联网企业、IT界大鳄,甚至和汽车完全不搭界的公司强势提出智能造车计划,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个月”。
刚落下帷幕的国际电子消费展成了各位车界大佬脑洞大开的舞台。在国内,百度无人驾驶车首次实现城市、环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我国交通部正在联合多家车企制订包括安全规范、通讯协议在内的技术标准,为未来无人驾驶、车联网等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奠定技术基础。我们似乎能嗅到汽车发展的未来之路。新的一年,我们希望看到智能汽车能走下“PPT”,驶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