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4/3/pc20240312f487a1ec7b514f038101d11741d6a578.jpg
7月12日,山东3岁女童被遗忘在车内近10小时致死;6月27日,湘潭4岁男童被父母遗忘在车中,导致死亡。先后不到一个月,两名孩子因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5-07/19/017785.html

等待处理…

成人疏忽无知导致幼童被困车内

儿童乘车安全应警钟长鸣

2015/7/19

7月12日,山东3岁女童被遗忘在车内近10小时致死;6月27日,湘潭4岁男童被父母遗忘在车中,导致死亡。先后不到一个月,两名孩子因为大人的疏忽,而殒命车中。汽车带给我们生活便利的同时,却也成了孩子的危险之地。如何避免孩子被困车中致死的悲剧?如果发生被困车内,又该如何引导孩子自救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日晒后车内温度可达60℃

炎炎夏日,熄火停车后,过不了多久,车内的温度就可以上升到一个夸张的程度。有人做了一个实验,当时最高气温为30℃,中午12:00左右时的地面温度为43.4℃。在午后太阳光直晒的情况下,无论是贴膜还是没有贴膜的车,车内温度都在快速上升。其中,在第60分钟测试的时候,贴膜车车内最温度51.7℃,没贴膜车车内温度达到60.1℃。

另外,汽车内空间狭小,而且密封良好,外界的新鲜空气很难进入车内。被关在车内的儿童很快就会由于缺氧而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如果孩子同时伴有剧烈活动,这种反应还会加剧,严重时会出现昏迷等症状。此外,长时间处在车内狭窄幽闭的空间中,还会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

不是所有车断电后都能鸣笛

一到夏天,儿童被锁车内致死的事情屡屡发生。悲剧一次次重演,这让人们觉得必须做点什么,于是就有人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向大家呼吁:可以教给孩子,如果被锁车内,可通过按车喇叭来引起周围的注意,实现自救。这条信息,反响强烈。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车辆在锁车后喇叭不会被按响,而车辆的双跳灯则可以在车辆断电后启动。

在此,我们也呼吁广大家长们,可以通过平时的引导告知孩子们,如果自己被锁车内,首先点亮双跳X灯,然后再按喇叭,因为如果不打开双跳灯,对于路人来讲很难判断车辆发生了什么状况,可能会错失救援机会。当然,这些操作主要是针对4-5岁以上的孩子,如果孩子太小,则很难实现自主呼效。

另外,家长平时可以在车辆停放的状态下,让儿童自己尝试使用车内的开关。千万不要因为怕孩子乱动就不让孩子了解,好奇和求知欲是儿童的天性,只要正确引导,家长可以教给孩子正确的做法:按下车内解锁键,然后从内部打开车门。告诉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做,什么情况下不能做,以及可能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这同样能够保证行车安全。

整车企业可以做些什么

当前,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车内的各种人性化配置层出不穷。很多汽车强调安全性,从主被动安全到车内空气,考虑得可谓周全。然而,设计师们有没有考虑过有小朋友被独自关在车内这种情况呢?即便是大人,在车辆被淹的时候无法打开车门的情况也依然存在。为什么要从车内打开车门这么难?难道技术真的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吗?

在安全性方面,车企们还有很多的事可做。以车内有孩子被困这种情况来说,完全可以增加一种提醒功能,比如通过座椅感应来提醒父母不要忘记车内的孩子或物品,这个类似于车辆座椅上有人没系全带,行车时会有提醒一样。再如,当孩子求救的时候,可以通过车内的某种装置进行捕捉,并给外界发出信号或者给小孩提供逃生通道。如果汽车的儿童保护设施能像儿童座椅接口一样被普遍配置,甚至形成一个标准,儿童被闷致死的情况应该可以杜绝。为了孩子,即使提高一点成本也是值得的。

家长应增强安全意识

近年来,国内将儿童反锁在车内而发生死亡的案例并不少。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很多家长对于这件事的忽视和安全意识的缺失,就像对待儿童安全座椅一样,总觉得是小题大做,总认为没有大事。“买个东西,就那么一会儿的工夫,孩子怎么就窒息了?怎么就能死亡?我觉得应该不至于。”这是不少家长的看法。当然,这是在事故发生前。

事实上,由于这些不负责任的家长的错误行为,才导致了很多儿童伤亡事件的发生,后悔莫及。悲剧层出不穷,我们再次提醒更多的家长,要将儿童乘车安全这件事重视起来。漠视安全,就等于漠视自己孩子的生命。

另外,除了主观上意识的缺失,也有部分家长是由于自己的“误操作”导致悲剧发生的。其中比例较大的就是下车时将钥匙锁在车里,拉门就走,等自己出去了才发现孩子和钥匙都落在了车内。这种情况虽然相对来讲还不算太严重,但也不可小视,万一你所在的位置不能及时获得救援,再加上天气因素等,危险是同样存在的。(路边)

上篇:车内三个设置让孩子乘车更安全
下篇:儿童乘车隐患不容忽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