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3/12/pc202312115b81963b96da4fbf91d99d3e775f0a8c.jpg
“工业4.0”概念的提出源于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最初的想法只是通过物联网等媒介来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两年后,德国“工业4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5-03/29/015797.html

等待处理…

解构与重构:“工业4.0”背景下的汽车制造

作者 朱盛镭
2023/12/10

“工业4.0”概念的提出源于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最初的想法只是通过物联网等媒介来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两年后,德国“工业4.0工作组”发表了题为《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德国政府给未来设置了一个愿景,就是通过“工业4.0”来实现智能的、网络链接的国家,进而解构与重构整个世界。

对汽车工业而言,其革命性、颠覆性变化可能会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发生解构;二是汽车产业的边界面临重构;三是汽车在人类经济社会中的定位和作用出现深刻变化。专家还认为,汽车产业很可能是在中国最早应用“工业4.0”概念的领域之一。

众所周知,德国的汽车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领头羊,但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先进制造的地位受到了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和挑战。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化,德国汽车业所面临的很多问题也成为当今全球汽车业所需应对的挑战,包括如何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如何在产品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进一步缩短交货期;如何更好地满足日益增多的小批量、多批次的定制化或半定制化生产需求;如何应对全球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短缺等。与此同时,北美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或“先进制造”;日本正在强调“无人化工厂”;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

工业将重新成为全球未来经济重要的稳定增长点,加之互联网时代这个大背景,使得如今的汽车工业似乎处于变革的前夜。好在工业自动化技术的进步为汽车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现今的工业机器人,其实在10多年前就已被应用在汽车工业,包括焊接、搬运、喷涂等。所以,虽然“工业4.0”是个新词,但其所包含的很多技术、内容和构想都早已被应用于汽车生产过程中。

作为世界顶尖的汽车制造企业之一的宝马,在给“工业4.0”起名的时候就开始参与该项目。项目中涉及的有些主题,最早都是从宝马的工厂中总结出的,有的甚至已在宝马的工厂中处于铺开阶段。“工业4.0”的提出将进一步推动整个汽车产业从效率、节能、信息化、安全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产业升级。另外,在“工业4.0”概念的影响下,汽车行业将更重视提高能源利用率,完善人与机器之间的组织协作。

除了对制造端的影响外,汽车行业的供应与售后体系也将被重构,或者说会形成更复杂的供应链和价值链,以及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工业4.0”不仅仅意味着技术和生产过程的转变,它也同时意味着整个管理和组织的重构,所以在“工业4.0”注重价值网络的横向集成,主要是指公司外部的商业模式和协作伙伴关系的集成。也就是说,原本企业和服务商、供应商、协调制造商、客户以及设计生产等环节的关系,都会发生颠覆。

随着汽车制造业逐步向“工业4.0”时代切换,汽车制造厂在生产环节不断智能化,也将直接推动汽车庞大前后端体系的重构。某些零部件可能同时在跨地区的不同工厂生产,然后在一个工厂组装,所以清楚了解零部件在整个供应链中的需求状态变得更为重要。

“工业4.0”的概念将逐步渗透到汽车制造业。不久前,中德签署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提出两国将开展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工业4.0”)合作。在汽车行业,德国大众、宝马、奔驰等德系车已经在制造端对“工业4.0”有一定的尝试和经验,他们可能会把这些成果运用到中国市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也已经在车联网、售后应用等领域重新布局。

当然,“工业4.0”并没有标准的执行模式。对于中国汽车业来说,“工业4.0”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把现有的很多技术或概念整合在一起,为汽车制造的未来勾勒出一个可以想象并有操作可能性的场景;再者,“工业4.0”毕竟是德国的指导战略,更多是结合了德国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的构想,中国国情不同,完全不必拘泥在其框架中。

中国汽车企业与全球先进制造企业的差距不止在设备层面,更多地还在于整个体系和架构的搭建。在“工业4.0”或信息化、智能化浪潮推动下,充分运用智能设备、网络、软件,并整合价值链,找到一条适合发展的道路,构建中国汽车的平台和生态圈才是对“工业4.0”最好的注释。

上篇:豪车国产化是把双刃剑
下篇:“进入家庭”的并非单轿车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