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3/11/pc20231126b390d75d39c84698823719623faea441.jpg
汽车电子化被认为是现代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无人驾驶汽车就是这场革命的产物之一。然而在这场革命中,本土汽车电子企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5-03/22/015612.html

等待处理…

开辟第二战场 并购引入技术

或是本土电子企业突围之道

2015/3/22

汽车电子化被认为是现代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无人驾驶汽车就是这场革命的产物之一。然而在这场革命中,本土汽车电子企业却声音微弱。面对核心技术缺失的现状,本土汽车电子企业该如何突围?3月16日,在由弗戈工业媒体主办的“2015国际汽车电子创新技术论坛”上,各大与会专家发表了他们各自的见解。

技术、成本皆无优势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预测,2015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0亿元。这一数值看似巨大,但其中本土汽车电子企业又能占到多少9恐怕少之又少。

专家指出,我国本土汽车电子企业基础技术匮乏。对于汽车电子而言,芯片、软件都是汽车电子的发展基础,本土电子企业的产品中鲜有自主研发的芯片、软件,关键的原材料、核心零部件、设备、工具大多依赖进口。

由于国内汽车电子企业的关键核心零部件都需要从外企采购,其在成本上也失去了优势。例如,国外芯片不仅价格贵,而且存在供货困难的问题,使得国内电子企业产品成本居高不下,难以以低价策略赢得市场。

因此,无论在技术还是成本上,国内汽车电子企业都没有竞争优势。不少与会专家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本土企业必须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基础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开发,彻底抛弃“弯道超车”这种浮夸、不切实际的观念和做法。

开辟第二战场

虽说本土汽车电子企业的现状并不乐观,但本特勒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亚太区技术中心主任潘定海认为,本土汽车电子企业要实现突围并非没有希望,关键看企业如何应对。

首先,他建议本土汽车电子企业开辟第二战场,暂时避开复杂程度高、要求高的电控系统主战场,尤其是与主动安全性有关的系统,如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SC(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系统)、ADAS(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等,转而主攻其他相对简单、进入门槛较低的车载和车身电子系统,如BCM(车体控制模块)、TPMS(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车载系统和车联网(导航、信息、报警及互联有关的产品),等到技术和经验都过硬后,再从边缘逐步切入核心领域。

其次,基于目前国内大多数本土汽车电子企业并未掌握真正的汽车电子核心技术,潘定海建议其可以先在后装市场立足并积累一定资本和经验后,再逐步向前装市场拓展。他认为,车载和车联网系统、基于OBD端口检测诊断,都是本土企业较为容易切入的领域。以车联网为例,虽然从目前国内的车联网发展情况来看,拓展前装市场的短期优势会更加明显,能够积累大量的用户群体。但是,一旦用户脱离保修期后,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价格更实惠、获取服务更便捷的后装类产品。从这点上来说,其实后装市场仍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海外并购谨防“消化不良”

为了寻求突破,这些年,有不少本土汽车电子企业积极实施海外并购战略。3月12日,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以收购在车联网领域耕耘多年的意大利汽车电子商Meta system S.p.A股权,获取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汽车电子技术和成熟产品,以及全球领先汽车品牌的核心供货资格,并借助Meta现有平台,进入欧洲主流的汽车电子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市场。除得润外,均胜电子在海外并购方面也颇有建树。

这些企业的成功表明,通过海外收购,向国际汽车电子巨头取经,并进入全球供应链,也是本土汽车电子企业的突破口之一。但潘定海特别指出,海外收购看似是一条捷径,但整合难度很大,并且在并购中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钱或者股权,而是收购谁、如何收购、收购后如何管理和发展。国企海外并购要注意“吞下了还得消化”。

“合资可能是条路,但关键看怎么合资,不能‘有钱就任性’。国内有些企业花了钱以后,被收购的公司员工走了,技术也没拿到,或者管理不好,结果只买到个空壳,这些例子也不少。”潘定海说。

他指出,对于计划海外收购的企业,并购后能否避免简单照搬照抄,把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转化为自己的核心力量,处理好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并建立高度的全球化企业组织管理能力,这些才是本土汽车电子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的关键。(林芸 阮希琼)

上篇:东芝展示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芯片
下篇:通快集团展示汽车激光加工技术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