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6/2025060872a690a5a58e484a99b33169c40f83c6.png
“iExpress创意直达”邮箱于2013年5月正式启用,意在广泛收集员工在工作中好的创意和想法,建立员工与高层之间迅捷沟通的渠道,确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5-03/01/029355.html

等待处理…

创意直达 开启“众创新”时代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营造创新氛围,推动创新实践

2015/3/1

“iExpress创意直达”邮箱于2013年5月正式启用,意在广泛收集员工在工作中好的创意和想法,建立员工与高层之间迅捷沟通的渠道,确保创意和想法及时被发现、支持,进而得以深入探讨和实施。这些创意不仅包括开发创新,还覆盖到产品制造、精益生产及其他领域,以及一些跨越五大产品板块条线的创新建议。当年,iExpress共收到各“iExpress创意直达”邮箱于2013年5月正式启用,意在广泛收集员工在工作中好的创意和想法,建立员工与高层之间迅捷沟通的渠道,确保创意和想法及时被发现、支持,进而得以深入探讨和实施。这些创意不仅包括开发创新,还覆盖到产品制造、精益生产及其他领域,以及一些跨越五大产品板块条线的创新建议。当年,iExpress共收到各性载体-——“活力杯”汽车创意设计大赛。

2014年,iExpress 平台共收到353个创意。其中,63个创意被各系统确定为培育项目,19个跨系统及与供应商联合开发的项目顺利完成,并陆续在新项目中应用。经创新委员会筛选,共有52个创意入围“活力杯”汽车创意设计大赛,其中11个闯入总决赛,并于2014年12月29日决出冠亚季军。

(上接A1版)

创意直达推“众创”

创新的动力来自最基层。在延锋这样规模较大的企业,又多地布局,基层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创新思考是企业培育创新氛围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在以往的实践中,延锋管理层认识到,由于日常工作繁忙等因素,许多好点子实际上没有传递到企业中恰当的决策层。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营造众人创新的氛围,延锋于2013年建立了“iExpress创意直达”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所有员工都能将任何关于产品、管理等各方面的创意想法直接传递到企业管理层,管理层可在第一时间了解这些创意想法,对于有亮点的创意,或直接立项,或转到有关职能条线进一步分析研判其潜在价值,在确定有价值之后转入立项推进。

在iExpress的引领下,延锋下属五大业务系统统一了原先各自分散、不同形式、不同层面、缺乏系统管理的创意收集渠道,如内饰系统“iWish”技术论坛许愿池、外饰系统“i智造”知识沉淀和分享平台、电子系统iExpress创新微信公众号和创新论坛、座椅系统协作社区平台、安全系统“iChannel”通道等。各业务系统的创意经过专门评估后,对有价值的课题进行立项,并纳入创新研发资助的课题中积极推进。

2014年,延锋从“iExpress 创意直达”平台中筛选出有关课题,进一步与在企业内部已经连续举办8年的“活力杯”汽车创意设计大赛相结合,扩大创意成果在员工中的影响力。与以往不同的是,2014年第九届“活力杯”大赛结合创意项目,进入总决赛的项目不再仅是数学模型或文字介绍,而是创意达人以创意为源头加以样件化开发,并配以具体业务专家(导师)指导和各方面支持下的成果交流。这些创意每项都有具体的实样,有些已经申请了专利,还有一些已经与客户初步达成了在新项目上实际应用的意向。

iExpress2.0的发布,结合“活力杯”初赛、复活赛、总决赛,一系列线上、线下推广活动层层造势,让员工更快、更多地了解到这一延锋的创新品牌。iExpress携品牌卡通形象“牛顿”和“苹果”分别到总部、安亭、康桥、金桥、松江等各个区域,以丰富多样的线下推广活动吸引了近3500名员工的参与。为使创新进一步成为延锋各级干部日常工作的主旋律,在延锋2014年年中干部大会上,入围“活力杯”决赛的创意选手与导师在与会管理团队的见证下签约结对,共同完善创新项目。借助“总经理午餐会”的形式,创意达人与公司总经理面对面,畅谈对公司未来创新的看法,坦言自己在创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为创意达人设立创新思维培训类课程、组织参观阿里巴巴总部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参与者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

从实际效果看,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是一次创意成果的发布和展示,而且是通过创意孵化过程中的文化输入、学习提升和交流分享,使员工的创新理念更加服务于公司战略实际,有利于转化为紧跟市场需求的生产力。更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众人创新”的氛围。

“如果说‘创意直达’是一个鼓励众人创新的平台,‘活力杯’则是实践创新并收获成果的‘舞台’。”延锋管理层如是说。在大赛组织者看来,“提出一个点子,只能叫创意。从创意到最终的创新成果,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这可能涉及成本、材料、结构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我们提供这个平台,首先让员工把点子提出来,其次给予资源支持,并引导大家正确地理解和学会创新。”

对“iExpress创意直达”品牌的培育和探索还不止于此。延锋管理层希望“在公司里一提到‘iExpress’,员工就能想到‘创新’”。延锋计划通过该品牌在各系统间建立创新成果巡展机制;建立创新大使团队,并有效维护互动平台,推动持续创新;展示具有标杆意义的创新成果,展出具有价值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并在技术展及新项目上与客户交流互动;在供应商层面建立影响力,引导下游技术创新。

延锋深信,只有让创新成为企业固有文化和内生力量,成为每位员工的自觉思考和主动作为,才能在“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道路上奋勇向前,将“延锋”打造成一个受行业尊敬的企业品牌。(延宣)

一种新型气袋结构

2014iExpress“活力杯”冠军项目

选手:安全系统王红

通过改变气袋结构,减少气袋体积,减少气袋所需要的发生器输出,从而降低整个模块的成本。该小体积新型气袋能保证提供与常规体积乘员侧气袋相当的保护区域,为业界在小体积气袋及小输出发生器在乘员侧气囊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新的突破。该项目已申请专利,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发明专利受理。该技术有望应用在基于上海通用汽车某平台与泛亚联合开发的项目上。

汽车扶手一体式扳手锁钩

2014iExpress“活力杯”亚军项目

选手:内饰系统陈超

运用巧妙的设计,以一个注塑件替代现有的由手柄、转轴、弹簧、卡簧等多个塑料及金属零件装配而成的扳手锁钩,大大降低了锁钩成本,并实现同样的功能、外观和手感,满足同样的耐久、耐用等性能要求。无论前期通过设计参数调整,还是后期通过模具调整,都可以随意改变操作力,满足客户需求。该项目现已拿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并有望应用到后续的新项目中。

利用HID实现Miracast的反向控制

2014iExpress“活力杯”季军项目

选手:电子系统唐晓文、沈佳栋

Miracast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能将用户智能手机上的画面映射到车载娱乐系统的大屏上,用户可在大屏上观看手机上的电影,也可在车载设备上使用智能手机上的导航。但Miracast不支持反向控制(即无法在车载设备上操作用户的智能手机),严重影响了用户操作的便利性。该项目能使Miracast实现画面映射,并增加反向控制,大大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让汽车驾驶生活更美好。

“活力”体验谈

有一次,我跟领导吃完午饭聊天,聊到如何才能把气袋变小,当时冒出了“八爪鱼”这样一个想法,后来形成了一个初始的产品气袋,慢慢发展到现在的作品。总决赛上,各位领导和评委的提问令我印象深刻,比如“是否有量化的客户需求”“其他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用到这里,是否遇到了技术难题,如何解决”“这项新技术在应用时客户是否有风险”,等等。这让我意识到,一个成功的创意,不仅仅是一个新颖的点子,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解决技术问题,满足客户需求、形成市场效应、创造经济价值。在今后的创新之路上,这些理念将带领我们走得更高、更远。

——安全系统选手 王红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装锁钩机构,被弹簧扎到了手。这时我就想,能不能研发一种锁钩机构,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刚开始考虑报名参赛时,感觉我们的创意不够“高大上”,而且产品比较小,所以信心不是很足,几乎打算放弃了。幸亏总部领导打来电话,鼓励我们积极参与。大赛前后的一系列活动,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公司高层领导对创新的重视、对我们这些创意小火花的呵护和培育,也因此,才有了把想法变成实际产品,并得到客户认可、有望应用于新项目这些结果。

——内饰系统选手 陈超

平时用无线鼠标控制电脑,偶然发现可以通过HID技术来实现电脑的点按双击操作。我们借助这个发现,结合车机与手机互联越来越广泛的市场趋势,提出了自己的创意设计。中期开发过程中,遇到过手机软件与娱乐平台无法兼容的问题,我们同导师和其他专家一起研究,最终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电子系统选手 唐晓文、沈佳栋

样件的展示环节为本次大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赛事期间,主办方对于样件制作进度的跟踪、项目技术上的支持及资金上的帮助,让我们感受到了公司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和重视,更坚定了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创新方案的决心。只有创新方案落地,才能更有利于创意的潜在价值评估和可行性分析。而这样的过程本身,对每位创意的提出者而言,更是一场奇妙的探险之旅。

——座椅系统选手 胡流东

电子系统的一支团队在初赛中脱颖而出,直接晋级总决赛。了解他们的创意后,我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有些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就接受邀请,成了该项目团队的导师。有机会和兄弟公司的选手、导师一起参加创新思维培训,一方面拓展了我的思路,另一方面也让我感受到,创新在延锋内部无处不在。虽然各兄弟公司的技术领域不同、关注重点有差异,但可以在创新的方法和思维上碰撞出火花。

——电子系统导师 汪成和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