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paper.shautonews.com/Img/2025/4/pc2025041166ccab22f84a4a889a904cc6a0cf1be8.jpg
11月20日,第十二届广州车展正式拉开序幕。作为国内车市的年终大戏,本届广州车展显然没有让人失望。作为参展品牌和展车规模有史
http://wap.shautonews.com/content/2014-11/30/026654.html

等待处理…

SUV挤末班车 新能源车赶早班车

2014/11/30

11月20日,第十二届广州车展正式拉开序幕。作为国内车市的年终大戏,本届广州车展显然没有让人失望。作为参展品牌和展车规模有史以来最强的一届,本届广州车展上,国内外车企一共带来了1095款新车,相比去年展车数量再度大幅提升。本届车展全球首发车型共有56款。其中,跨国品牌全球首发车型为10款,自主品牌全球首发车型46款。

因为时间节点处于年末的特性,每一年的广州车展相比北京或上海车展,都更多带有一丝承上启下的味道。也由此,每一年广州车展的热点车型,在开展前多少都能猜出个一二来,比如今年的SUV和新能源车,就毫不出人意料地成为车展当红明星。当然,对于热点来说,还是有所区分的,有的热点,会让市场加速进入更为激烈的白热化竞争之中;有的热点,或许将只是成为一种或许,就好像在某一年的广州车展上,自主品牌大举推出过的中高级轿车一般。

SUV纷纷赶挤末班车

短短两三年时间,SUV市场就眼看着要从蓝海变成一片红海。仅在本次广州车展上,各种SUV新车型就达到30款左右,更有诸多车企将自身SUV产品的“脱光仪式”安排到了这届广州车展上,诸如绅宝首款SUV、观致首款SUV、东南首款SUV、启辰首款SUV等SUV新品集中亮相,感觉车企们像在拼命要挤上一辆末班车,再不推出SUV,就要被市场淘汰了一样。

也就在两三年前,哪怕就是在一年前,市场上SUV热度虽然已经很高,但每一个细分市场的车型,也还是可数,也较为清晰的,SUV的市场份额,多半是从同级别轿车的原有份额中取得。也由此,前几年的SUV市场,还能被冠以蓝海之称,但这马上就将成为过去了。一款翼虎哪怕风波不断,依然月销轻松破万辆;长安接连推出两款SUV,短时间内月销也迅速攀上1万辆,成为当之无愧的SUV新贵;长城哈弗H6,月销竟然能突破3万辆,把大多数轿车都“踩”在脚下。本着人无我要有,人有我更要有的心态,SUV这趟末班车瞬间被挤得满满当当也自然就是早晚的事。

从数据上来看,哪怕前几年,SUV都能大幅领先地跑赢整个车市,今年前11个月同样以34%的销量增幅遥遥领先于轿车的3%,但这一增长幅度相比去年全年涨幅接近50%,还是有着明显回落的。毕竟,SUV作为乘用车的一个细分市场,不可能无限制扩充下去,市场也自然会有其发展规律,这一细分市场距离饱和稳定增长虽然还有一段距离,但车企这种疯狂挤末班车的举动,却无疑将加速这个饱和期的到来。前两年,SUV和轿车抢份额。接下来,蓝海将彻底变成红海,和SUV抢市场的主力,将变成SUV自己,尤其是大量低价SUV开始充斥市场的时候。

话再说回来,前几年SUV抢手,消费者不就是图它一个稀罕,真要满城都是SUV了,稀缺性也就不再了,说风光落幕或许还不至于,但至少也该要回归平常了。

新能源车还是早班车

新能源车是本届车展又一大看点,大约有20个品牌60款新能源车济济一堂。广州车展先于北京和上海车展,单独搞了一个新能源车馆,也算是开了国内大型车展的一个先河。

当然,这个新能源车展馆和零部件、商用车展馆挤在一起,与传统乘用车展馆“高大上”的环境暂时还是没法比的。从现场来看,感觉多少有些别扭,因为传统乘用车展区内同样也有着新能源展车,这个新能源车展馆总给人有些“凑和拼”的感觉。从各大网站的车展专区也能看到,能给这个新能源车馆单独划分出来进行网上展示的也是寥寥无几,就算有专门设立网上展馆,里面内容也是与其他乘用车馆无法相提并论的。

当然,这已经是一大进步了,就和今年的新能源车销量一样。话说全国上下合力推进了多年的新能源车,结果真正有所启动,多少还是受益于政策所限的一张牌照,或者说是一个资格,或者说是一点钞票。不管怎么说,消费者主动接纳也好,被动接受也好,新能源车这趟早班车总算是开始起步了,这也的确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

或许是借题发挥吧,回顾近一年来的新能源车的发展,首先很奇怪的一点是,似乎舆论很热衷于新能源车的“便宜”,比如特斯拉,很多人就惊呼其便宜。或许国人的确是太富有了,这点尤其让人想不明白,一款60多万元的车,哪怕相对其他进口车价格再低,也谈不上“便宜”吧。然后各种“便宜”的新能源车就接踵而至了,貌似最低的已经不到5万元了,还抵不上一张上海牌照的价格。

当然,便宜是好事,可以降低消费者拥有的门槛。但同样,便宜也是一把双刃剑,当市场逐渐将新能源车要便宜的概念固化之后,另一种形式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或许就将发生在新能源车领域,等待着所有企业的,只会是一条死胡同。弯道超车是一个笑话,便宜的新能源车同样不是一条捷径。

其次,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购买了插电混动车的消费者在充电行驶?又有多少个充电桩配给这些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了?如果不是受限于一张牌照,国人对新能源车又会有多少热情?那么问题来了,接下来怎么办?全国限牌?

所以,新能源车还只是早班车,依旧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离车企拼命挤着上车还远着呢。 (顾行成)

上篇:没有了
下篇:哈弗全地形7座H9亮相
分享到

© 2019 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

↑ TOP